商品市场抄底条件 - 商品定价关注边际力量,5月12日后新增多头驱动难觅,库存周期底部可能形成主动去库存卖压 [1] - 抄底安全边际的讨论集中在价格优先(如文华商品指数2019年3月156、2020年9月146)或时间优先(如2025年Q3末美国CPI压力) [1]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穆迪108年来首次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触发美债风险重新定价 [2] - 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长端30年期上行10BP,市场担忧美元信用及长期流动性 [4] 美国金融资产持有结构 - 欧元区持有美国金融资产占比最高(总持仓28.3%,债券36.6%),中国占比4%(债券6.9%) [6] "大漂亮法案"财政影响 - 法案核心包括减税、增加国防支出、削减社会福利、提高债务上限4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增加联邦债务3.06万亿美元 [6][7] - 债务上限提高确保2026年前无违约风险,但美债供给激增叠加信用评级下调推高收益率 [7] 美债收益率与财政压力 - 2023财年美国财政赤字1.7万亿美元(占GDP6.3%),利率上升形成"赤字推高利率→加重付息负担→赤字扩大"恶性循环 [8] - 2024年联邦债务突破34万亿美元,7.6万亿美债未来12个月到期,再融资利率4.5%-5%将年增2500亿美元利息支出 [9] 美国经济"滞胀"与商品定价 - 通胀压力下央行难用扩张政策,市场定价需求萎缩,金融属性强的大宗商品(如有色)跌幅显著(历史CRB金属跌幅8%-10%) [13] - 商品下行压力加剧,仅供给恢复慢或需求刚性品种(如农产品)价格黏性强 [15] 原油与能化产品 - 原油反弹3%-4%后回吐升水,美国汽油消费旺季不旺,能化产品可能因成本坍塌进一步下探 [17] 农产品市场 - CBOT玉米和小麦因供应刚性及低估值上行态势延续 [20] - 美豆油受财政补贴制约,绝对价格抬升幅度有限,但相对牛油/UCO价差有驱动 [20] - 国内棕榈油基差从750-800元/吨降至500元/吨,季节性复产通道中空头占优 [20] 人民币汇率与资产配置 - 人民币定价主线:中美利差(当前4.5% vs 国内1%-2%)及美元贬值被动升值逻辑 [23] - 若美元贬值兑现,全球资金可能配置中国低估值资产,恒生指数或成风向标 [23]
美元困境与大宗商品“滞胀”的再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