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十五五”时期将更加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证券时报·2025-05-28 09:55
生产性服务业与新质生产力 - 生产性服务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土壤和生态环境,是工业制造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1] - 未来生产性服务业将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与制造业集群结合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1] - "十五五"时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 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为增量、存量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赛道[4] - 增量领域的新制造涵盖五大板块:新能源、新材料、新人工智能、新生物医药和新高端装备制造[4] - 五大新兴制造板块是推动制造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4] - 中国制造业存量体系占80%,需通过绿色低碳改造和数字化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4] 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贡献 - 生产性服务业对产品附加值的贡献占比约50%,硬件成本仅占另一半[5] - 高端产品核心竞争力源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嵌入[5] - 建设贸易强国需提升服务贸易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发展战略重点[5]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中国制造十大领域已有大批产品实现全球"领跑"或与发达国家"并跑"[5] - 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十五五"规划至204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