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给“开盒”上锁是平台的能力试金石
经济观察报·2025-05-28 14:36

网暴治理与平台责任 - 平台需将网暴治理内化为自觉行动,而非仅应对监管要求,这关乎平台生态存亡[1][6] - 中央网信办专项治理"开盒"乱象,要求重点平台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凸显整治决心[2] - "开盒挂人"形成完整黑产链条,包含人肉搜索、隐私泄露和群体围攻,破坏性远超传统网暴[2] 平台治理失责表现 - 信息推送机制偏好争议内容助长攻击性言论传播[3] - 用户身份审核漏洞为匿名攻击提供便利[3] - 投诉响应滞后导致违法信息清除不及时,部分平台或与"毒流量"存在利益共生[3] - 典型案例显示平台因处置不力被判赔8000元,3家大型平台因类似问题被处罚[3] 治理机制优化方向 - 需从运动式清理转向常态化治理,提升"开盒"防治优先级[3] - 平台应超越"通知-删除"义务,建立事前预防和事中干预机制,落实主体责任[4] - 中央网信办2022年提出建立网暴预警机制,相关法规明确平台需建立预警模型[4] 技术防御与用户保护 - 需采用NLP情感分析、异常行为监测等技术精准拦截隐晦攻击内容[5] - 建立平台间风险信息共享库提高黑产跨平台操作门槛[5] - 设置快速举报入口,提升受害者请求处理优先级,优化"一键防暴"功能设计[5] - 抖音已将可能诱发网暴的信息纳入争议热点处置,实施流量降热和冷静机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