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准约束下,多大比例的偏离较为合适?——后明星时代公募基金研究系列之五

1)参考量化指数增强的优化框架,在选股的同时针对基准指数控制成分股的投资比例、行业权重偏离、个股权重偏 离; 2)分仓位投资,一部分仓位用于基准指数的投资或尽可能跟住指数,另一部分仓位仍按照原来的主动管理思路。 下面部分中,我们将首先讨论这两种方案的效果,另外最后部分中我们也将参考海外绩优产品的实际偏离情况给予启 发。 1. 《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了推进公募行业 高质量发展的七大项25项具体举措,其中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基金公司评价体系、公司高管的考 核以及基金经理的考核都将与业绩比较基准密切相关。以基金经理为例:"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 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 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在此前后明星时代公募基金研究的系列报告中我们也曾经测算,过去10年美国主动权益基金相对其业绩比较基准的年 化跟踪误差多数在3~6%之间,平均水平不足5%,而国内偏股基金过去5年平均跟踪误差接近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