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大通(JPM)
icon
搜索文档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
券商中国· 2025-10-22 20:46
摩根大通也在近日发布研报称,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也在本周发声,认为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 高盛: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十月以来,A股市场维持高位震荡。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多家外资巨头相继发声,积极看好后 市。 高盛在10月22日最新研报指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该机构还 表示,随着牛市行情的展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10月22日,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团队发布最新研报,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正步入慢牛行情。 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团队分析称,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了80%,但其间经历 了四次大幅回撤。"我们目前认为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 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10%推动。" 该团队指出,中国股市迎来持久牛市行情,具备四大有力支撑: 首先,政策利好窗口开启。一是托底政策在一年前已经出台,旨在降低左侧尾部风 ...
QFII最新持股动向曝光!
证券时报· 2025-10-22 20:31
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的陆续披露,作为外资主力之一的QFII最新持股动向也逐渐浮出水面。 从目前已披露的数据来看,QFII在今年三季度增持了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其中多数公司三季报业绩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披露2025年三季报的公司数量尚仅有数百家,目前三季报透露的QFII持股情况仅 是QFII持股全貌的冰山一角。 摩根士丹利今年三季度也对多家公司股票进行了增持。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摩根士丹利持有约 810.67万股思源电气股票,但公司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摩根士丹利持有的思 源电气股票增至约1161.87万股,这意味今年三季度摩根士丹利持有的思源电气股票增加了约351.2万 股。 神马电力今年三季度也获得了摩根士丹利的增持。神马电力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 末,摩根士丹利持有约340.73万股神马电力股票,持股数较今年二季度末增长约77.61万股。 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高盛持有星网宇达183.17万股,较今年二季度末小幅增长约1.39万股。 多家获QFII青睐公司业绩较好 上述获QFII增持的公司通常也伴随着较好的业绩,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多数同 ...
7 S&P 500 Companies On Pace To Make The Most Money This Year
Investors· 2025-10-22 20:00
BREAKING: Tech Futures Fall; Netflix Leads Earnings Movers Now that the year is roughly 80% done, analysts have a good idea of where the most S&P 500 profit will come from. And it's not entirely Magnificent. Analysts think seven companies — Alphabet (GOOGL), Apple (AAPL), Nvidia (NVDA), Microsoft (MSFT), Meta Platforms (META), Amazon.com (AMZN) and JPMorgan Chase (JPM) — will each earn $56 billion or more this year, says an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analysis of data from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and M ...
Siemens and B2C2 Tap JPMorgan’s Blockchain Platform to Streamline FX Payments
Yahoo Finance· 2025-10-22 18:53
Siemens AG and digital assets market maker B2C2 are the latest major firms to adopt JPMorgan Chase’s blockchain-based payments network, using it to execute real-time foreign exchange (FX) transactions around the clock. Key Takeaways: Siemens and B2C2 are using JPMorgan’s Kinexys blockchain to execute cross-border FX transactions in real time, 24/7. B2C2 says the system provides critical liquidity flexibility during crypto market volatility. Kinexys adoption reflects a broader corporate shift toward b ...
多家投行预警!这个领域投资过热!
金融时报· 2025-10-22 13:07
就在包括英伟达、博通和微软在内的少数科技巨头将美股推至历史新高时,投资人对于人工智能 (AI)的敏感再度显现,关于AI泡沫再度袭来的声音越来越近。近日,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等投行 相继就AI领域投资过热风险发出警示。 10月16日,在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上,高盛中国联席主管、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范翔表示,全球的科技类投资提振了全球股市,但还是要提示风险,在选股的时候还是要非常小心。 无独有偶,摩根大通的报告间接地印证了上述事实。 摩根大通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30只与AI相关的股票过去一年令美国家庭的财富大幅增长 了逾5万亿美元。在摩根大通的这份人工智能股票榜单中,近一半来自半导体及硬件行业,其次是软件/ 云/咨询行业,有两家公司涉足汽车/机器人领域。尽管摩根大通仍看好人工智能股票,但该行分析师警 告,一旦该领域出现调整,将抹去美国家庭近期财富增长的相当一部分。"如果人工智能股票现在占 (标普500指数)市值的44%,那么其价值下跌10%将导致美国家庭财富减少2.7万亿美元,消费减少约 950亿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师们表示。 不过,在对AI投资前景的判断上,摩根士丹利却给出了 ...
2200亿美元,国际顶级投行从质疑到All-in中国创新药
36氪· 2025-10-22 09:00
外资态度转变 - 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9月的报告中对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一年前的中性偏负面评级转为极度看好,认为其已从区域性故事升级为全球新药供应链的下一站[1] - 报告预计中国产药品年收入将在2030年达到340亿美元,并在2040年跃升至2200亿美元,同时美国FDA批准的药品中中国占比将从当前的5%大幅提升至35%[1] - 高盛同样发布深度报告,持续看好中国生物科技领域,并预计一批头部企业将在2025年及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的里程碑式盈利拐点[4] 资本行动与持仓变化 - 外资机构调研活动在2025年下半年显著增加,例如百济神州单家企业便接待了53家外资机构调研,百利天恒、艾力斯、博瑞医药等公司也迎来野村证券、高盛、Point72等巨头身影[1] - 外资将调研迅速转化为实际持仓,例如2025年8月,摩根大通对药明康德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从5.87%增至6.01%,花旗集团则从4.71%大幅提升至5.12%,推动其股价单日大涨6.52%[2][5] - 多家顶级机构在2025年进行了大规模增持,包括贝莱德增持三生制药约14.33亿港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增持和铂医药约5.11亿港元,以及The Capital Group增持百济神州约3.07亿港元[6] 行业叙事框架重构 - 外资对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叙事框架已完成从“Cheap China”(廉价中国)到“Innovation Dawn”(创新黎明)的根本性转变,承认其完成了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跨越[3] - 过去外资的主流论调集中于仿制药制造、集采价格压力和创新能力不足,而当前则将其视为全球科技竞赛中的核心资产进行战略性布局[3][6] -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Laura Wang在2025年9月透露,在其会面的美国投资者中,超过90%计划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生物科技是重点看重的领域之一[6] 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全球专利悬崖 - 摩根士丹利测算,到2035年,跨国药企(MNC)将因专利到期损失约1150亿美元收入,其中2030年前就有400亿美元的营收缺口,肿瘤、免疫、心血管代谢疾病是缺口最大的三大领域[8] - 为填补缺口,MNC预计将投入近60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并购和业务发展,为中国创新药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10] - 具体到公司,BMS、默克、辉瑞在2030年前的专利到期收入占其2025年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51%、61%和34%,合计需填补360亿美元缺口,它们已开始频繁与中国药企合作[12] 中国创新药企价值兑现 - 中国创新药研发与美国的时间差距已从2005-2009年间的10年大幅缩短至2021-2023年间的3.7年,显示出研发能力的快速提升[18] - 在2020-2024年期间,中国共有112个新分子实体上市,约占全球同期上市数量的四分之一,美国FDA在2021-2023年批准的药物中,有24%的中国管线已在国内获批[20] - 中国临床研发具有显著成本优势,临床3期受试者直接成本为2.5万美元/人,远低于美国的6.9万美元/人,采用混合研发模式的投资回报率(IRR)可达8.5%,是美国本土研发的2.4倍[23] 交易活动与全球参与度提升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额在2024年已超过50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创新交易的核心参与者[12] - 2024年全球药企与中国生物制药公司达成11项授权引进交易,总预付款达33亿美元,其中单笔预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交易占27%[17] - 欧洲药企如诺和诺德、阿斯利康已加速与中国药企建立早期合作,例如诺和诺德以2亿美元首付加18亿美元里程碑引进联拓生物的肥胖三重激动剂[15] 未来增长情景预测 - 摩根士丹利设定了三种发展情景:基准情景(50%概率)下,2040年中国药企海外收入达2200亿美元;乐观情景(30%概率)下为2760亿美元;即便在悲观情景(20%概率)下,收入也将达到1220亿美元[25] - 报告认为,基于跨国药企填补专利悬崖的强烈需求以及中国的研发优势,未来最可能走向竞争合作的路径[27] - 外资态度的逆转源于行业数据的实质性突破,包括管线质量、临床数据完整性(行业认可度超80%)以及中国赞助的全球临床试验占比提升至30%等关键指标[22][23]
三季报最高增308%,美国摩根重仓7家,这家龙头被外资顶格买入
搜狐财经· 2025-10-22 01:55
外资三季度持仓动向 - 华尔街机构在2025年三季度将投资聚焦于A股业绩爆炸性增长的公司 [1] - 以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为代表的摩根系外资操作显示出高度一致的偏好,即追逐交出惊人三季度成绩单的企业 [3] - 外资持仓变化为观察市场风向提供了窗口,其动向基于对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的深度研究 [10] 重点持仓公司分析 - 光庭信息三季度利润同比飙升308%,从去年同期1000余万元人民币增长至4477万元人民币,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同时新进成为其第七和第八大流通股东 [1] - 星网宇达因超800%的超预期增长,吸引瑞银新进234万股,摩根士丹利新进205万股,高盛加仓,巴克莱银行新进160万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家国际大行 [3] - 摩根士丹利在思源电气上再度加仓351万股,总持股达1161万股,公司三季度利润从1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亿元人民币,增幅46.94%,外资合计持股比例高达26% [5] - JP摩根在国光连锁新进151万股,高盛新进95万股,摩根士丹利新进71万股,公司三季度净利润从800万元人民币增至1100万元人民币,增长40.36% [5] - JP摩根新进威唐工业95万股,成为其第七大流通股东 [5] 外资选股标准与策略 - 外资选择标准极其苛刻,业绩增速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筛选条件,无论是308%的爆发式增长还是超过40%的稳健提升 [6] - 外资聚焦高景气度赛道,如智能座舱、无人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电力设备、汽车精密制造,这些领域贴合中国产业升级和政策支持方向 [8] - 龙头地位和稀缺性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资金倾向于向具有强大护城河、技术壁垒或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集中 [8] - 外资布局呈现多元化特点,在持有高速增长科技股的同时,也会配置如国光连锁这类具有区域优势、现金流稳定的消费类公司以平衡风险 [8]
Jamie Dimon Cuts the Ribbon to Open JPMorgan's New NYC Headquarters
Youtube· 2025-10-22 00:52
Katie, you're there in the new shiny buildings. What do they look like. And we assume hopefully no cockroaches to be found.It is big. It is Grant. I have not seen any cockroaches.I will say it's a little loud. We just heard from JPMorgan CEO Jamie Dimon wrapping up and he opened his speech with a reflection. You think about the office building that did stand here at 270 Park.JPMorgan actually demolished that building to build this one. That was the largest U.S. building to ever voluntarily be demolished. No ...
US banks reluctant to lend $20 billion to Argentina without collateral
Invezz· 2025-10-21 23:30
Major US banks, including JPMorgan Chase, Bank of America and Goldman Sachs, are reportedly refusing to lend Argentina $20 billion without explicit assurances or collateral, according t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reluctance highlights the difficulties fending off attempts to stabilise the South American nation's finances as its economy falters and relations with foreign lenders ...
JPMorgan Chase officially opens new 60-story headquarters (JPM:NYSE)
Seeking Alpha· 2025-10-21 23:23
JPMorgan Chase (NYSE:JPM), one of New York City's largest employers, officially opened its new global headquarters, which will house 10,000 employees by year-end, in midtown Manhattan on Tuesday. "The opening of our new global headquarters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