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割不动了,无印良品向中国中产低头
36氪·2025-05-28 18:01

核心观点 -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面临定价过高和品控不佳的双重挑战,消费者对其价格敏感度持续上升,同时产品质量问题频发[4][5][6][9][14] - 公司采取降价策略和推出低价小型店铺(无印良品500)以应对市场压力,但中日价格差异仍存在(中国售价约为日本1.4倍)[17][18][19][21][22] - 中国市场对公司至关重要,2024财年中国区营收达1182亿日元(约56.28亿元),占全球营收近20%,门店数量增至408家[25][26] - 面临网易严选、名创优品等本土竞品的激烈竞争,这些品牌以更低价格提供类似风格产品,对无印良品市场份额形成挤压[28][29][30][33] 价格策略 - 2014年起连续十余次降价,2019年最大降幅接近50%,目标是与日本市场同价[17][18] - 实际价格差距仍存在:日本购买价格约为中国7折(如速食咖喱日本17.48元vs中国24元)[19][21] - 计划推出单价25元左右的"无印良品500"小型店铺,面积仅为常规店1/6,70%商品低于500日元[22][23] 市场表现 - 2024年9-11月中国区同店销售额连续4个月增长,Q1全球销售额1976亿日元(+21.3%),营业利润增长58.2%[25] - 2022财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同店销售额下降6.6%,经营利润下跌19.4%,净利润暴跌27.5%[26] - 截至2024年8月财年末中国门店净增47家至408家,2023年5-6月单月新开17家[22] 产品问题 - 两年内因不合格产品被处罚4次,涉及不锈钢剪刀、香薰机、T恤等产品,最近一次罚款超3万元[14][15] - 消费者投诉集中在服饰开线起球、家居开裂等质量问题,品控与高价定位不匹配[5][6][9] 竞争环境 - 面临网易严选、名创优品、NOME等本土品牌的低价竞争,同类产品价格仅为无印良品1/5(如20元vs158元垃圾桶)[5][30] - 名创优品等竞品凭借亲民价格快速扩张,导致无印良品2017年起在华销售增长乏力[28][29] - 网购平台出现大量"无印风格"工厂产品,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下降[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