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政策与产品设计 - 首批26支浮动费率基金密集获批并开售,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转型的历史性时刻[1] - 业绩比较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等主流宽基指数[1] - 管理费采取分档费率机制:年化超额收益>6%时收取1.50%/年,<-3%时收取0.60%/年,其他情况1.20%/年,持有不足一年固定1.20%/年[1] 浮动费率基金经理核心能力要求 - 需具备可持续超额收益能力,长期业绩表现靠前[1] - 能力圈需覆盖全市场选股,不局限于单一行业[1] - 需拥有成熟投资框架与资深经验,适应不同市场风格[1] 招商基金朱红裕的适配性分析 - 近20年投研经验+13年投资管理经验,穿越多轮牛熊周期[3] - 招商核心竞争力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达47.73%(2022/4/13-2025/3/31),同期沪深300下跌7.00%[3] - 近一年净值增长率30.44%,超额收益16.01%,同类排名前7%(233/3634)[3] - 具备私募管理经验,熟悉业绩挂钩收费模式[2] 投资操作案例与策略特征 - 2022年四季度逆势加仓港股地产/消费/科技板块,捕捉反弹行情[5] - 2025年一季度减持计算机个股锁定收益,增持内需相关行业[5] - 长期跟踪100余只重点股票,行业集中度低,覆盖科技/医药/消费等多元领域[8] 三重认知投资框架体系 1. 能力边界认知:聚焦深度理解的标的,严控单一行业占比[8] 2. 产业生命周期认知:逆向投资,在行业洗牌后介入优质公司[9][10] 3. 人性博弈规律认知:通过企业家决策判断企业长期竞争力,执行"逆势布局、顺势离场"[13] 当前市场观点与布局方向 - 判断市场处于"盈利企稳、估值修复"过渡期,沪深300股债性价比进入机会区间[15] - 重点布局领域: - 国防军工:建军百年目标下半场,军贸与技术转化成新增长点[16] - 大众消费:食品饮料/智能家居等低估值龙头具修复空间[16] - 医药生物:估值分位处十年36.3%,创新药出海与设备招标复苏驱动[17] - 资源品:铜铝供需格局重塑,黄金受益于美元走弱与全球再平衡[17] 行业转型意义 - 浮动费率基金推出是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长期能力的检验[18] - 朱红裕的投资框架为市场不确定性中锚定长期价值提供路径[18]
招商基金朱红裕:浮动费率时代的长期主义答案
聪明投资者·2025-05-29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