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出盛宴,来了
投中网·2025-05-29 14:56

行业退出趋势 - 2025年VC/PE行业退出呈现触底反弹态势,多家机构称今年为"退出大年",高瓴、蜂巧资本、国家大基金等通过减持实现超高回报[2][3] - 2024年VC/PE以IPO方式退出的账面股权价值仅1999亿元,同比下滑39%,不足2021年峰值的五分之一[2] - 2025年前5个月部分案例的退出规模已接近或超越2024年全年,如高瓴减持百济神州套现超110亿港元,蜂巧资本清仓泡泡玛特获22.64亿港元[4][5][6] 典型案例回报分析 - 高瓴投资百济神州10年累计投入13亿美元,首轮投资回报28倍(持股成本0.675美元/股),近期减持5.42%股份对应套现超110亿港元[4][5] - 蜂巧资本2018年投资泡泡玛特新三板定增,4000万元投资最终实现400倍回报,2025年通过大宗交易清仓获22.64亿港元[6][7] - 国家大基金2015年投资中芯国际25.5亿元人民币,2025年减持时对应回报超10倍(中芯国际市值3300亿港元)[7]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成为退出主战场,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蜜雪冰城达2000亿港元,宁德时代H股市值1.47万亿港元超越A股[11] - 消费企业受益显著:蜜雪冰城Pre-IPO轮投资者获8倍回报,沪上阿姨Pre-IPO轮50亿估值上市后市值超130亿港元[11] - 硬科技公司受追捧,越疆机器人港股上市后市值270亿港元(Pre-IPO估值35亿人民币),市销率66倍[12] 市场结构性分化 - A股IPO仍受限:2025年1-4月仅30家企业获注册批文(同比降14%),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持续收缩(2025Q1为424.58亿元)[14][16] - 港股IPO数量有限:2025年1-4月仅19只新股上市(同比增26.7%),但超半数2024年新股仍破发,呈现"市值狂飙与破发并行"格局[17][18] - 仅头部项目享受红利:2025年投中"年度最佳投资回报投资人"奖项因门槛过高(退出回报超10亿美元)已连续两年空缺[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