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镁信健康张小栋:医险融合需要搭建“新基建”|未来保障谈
经济观察报·2025-05-29 16:57

医疗体制改革与商业健康险定位 -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以"价值医疗"为核心,重新定义保障边界,推动商业健康险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关键角色,既是医保补位者也是医疗资源整合者[3] - 2025年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5亿美元授权协议,标志中国创新药企从仿制跟随迈向自主创新[3][4] - 2024年创新药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同比+16%),但商业健康险支付占比仅7.7%,个人现金支付占比高达49%[5] 镁信健康的商业模式探索 - 公司定位为医疗支付领域"修桥人",通过整合药企、保险和医疗资源,8年累计服务4亿张保单,为患者节省45亿元医疗支出[5][11] - 首款产品肺癌创新药金融分期将患者月支出从5万元降至1万元,2019年首创特药保险后推动特药保障成为医疗险标配[8][9] - 推出"一码直付"实现门诊/住院/药房场景商保直付,2024年升级后支持跨方案组合支付,解决患者垫资痛点[15][16] 行业融合与支付创新 - DRG/DIP改革和药品集采推动院外用药需求激增,需构建"医保+商保+其他"多元支付体系缓解患者负担[10] - CAR-T疗法纳入惠民保后临床可及性提升,国内商业化供给企业增至6家,显示支付机制对研发的促进作用[12] - 行业需建立四大新基建:医院/医生网络、药品供应链、多元支付手段、标准化商保服务以降低协作成本[12] 商业健康险发展瓶颈 - 当前产品主要覆盖健康体,老年和带病人群保障缺口大,医保目录外高值药械保障不足且缺乏独立遴选机制[13] - 传统定价逻辑难以支撑创新药成本,患者自付比例高,且存在理赔流程复杂(需垫付+材料繁琐)等问题[13] - 保险公司与药企缺乏风险共担机制,赔付率监测体系不完善导致创新药械滥用风险管控薄弱[13] 未来能力升级方向 - 需提升三大核心能力: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建立行业级治疗标准)、先进药械全程服务、科技支付与风控能力[14] - 健康险服务应从单纯理赔向健康管理延伸,覆盖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全生命周期需求[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