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越权征收全面关税,叫停其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1] - 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替代法案(如122、301、338、232条款)继续加征关税,但程序更复杂且耗时[6][7][8][9][10] - 法院裁决或导致美国关税政策从"即时广泛"转向"分散透明",削弱总统单边影响力[12][13][14] 法院裁决与政府应对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对贸易顺差国家征收全面关税,要求10天内停止执行[1][3] - 白宫称将动用"行政权力每一杠杆"反击裁决,中泰策略认为特朗普可通过"大而美减税法案"第70302条款绕开法院限制[2][4][5] 替代关税法案分析 122条款 - 允许总统以"国际收支逆差"为由快速征收最高15%关税,无需调查但有效期仅150天[7] - 优势在于执行速度快,但需国会批准延长且期满后重启机制不明确[7] 301条款与338条款 - 301条款可针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征收无上限关税,但调查需12-18个月且面临WTO合规风险[8][9] - 338条款允许对歧视性贸易国家征收最高50%关税,程序简化但过去70年未被启用[9][10] 232条款 - 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关税(如钢铁25%、铝10%),法律稳固性高但调查周期长(商务部270天+总统90天)[10] - 当前有7项232调查涉及铜、半导体等领域,但理由争议可能引发贸易争端[10] 裁决潜在影响 - 关税政策转向分散透明化,削弱"震慑外交"的即时性[12] - 总统单边征税权受宪法约束,国会重获贸易主导权[14] - 谈判筹码从全面关税转向行业特定措施,需建立更详细法律案例[13] 法律条款对比 | 条款 | 触发条件 | 执行机构 | 程序时长 | 关税幅度 | |--------|------------------------|----------------|----------------|----------------| | 301条 | 不公平贸易行为 | USTR | 12-18个月 | 无上限 | [8][11] | 122条 | 国际收支逆差 | 总统直接行动 | 即时 | 最高15% | [7][11] | 232条 | 国家安全威胁 | 商务部 | 360天 | 无明确限制 | [10][11]
如果对等关税被叫停,特朗普还能怎么加关税?
华尔街见闻·2025-05-29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