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搜索文档
达利欧:美联储结束QT=在泡沫中刺激经济,美国“大债务周期”已进入最危险阶段!
华尔街见闻· 2025-11-07 18:24
文章核心观点 - 美联储在资产估值高企、经济相对强劲的背景下结束量化紧缩,此举是向泡沫化市场注入刺激,而非刺激衰退经济,可能制造更大的金融泡沫 [1] - 美国大债务周期已进入最危险阶段,其特征是美债供大于求、美联储印钞购债以及财政部缩短债券期限 [2] - 当前政策组合构成政府债务货币化,环境更具危险性和通胀性,短期或引发流动性狂欢,但长期风险积聚更深 [10][12][13] QE传导机制与市场影响 - 金融流动和市场波动由资产的相对预期总回报驱动,即收益率加上价格变动 [5] - 量化宽松创造流动性并压低实际利率,若流动性主要流入金融资产,将推高资产价格、降低实际收益率、扩大估值倍数并压缩风险利差,形成金融资产通胀 [5] - 在流动性充裕环境下,长久期资产如科技、AI股和通胀对冲资产如黄金将受益 [3][15] 史无前例的泡沫中刺激 - 历史上量化宽松通常在经济衰退时部署,特征为资产估值下跌、经济收缩、通胀低迷、债务问题严重且信贷利差较宽 [8] - 当前环境完全相反:标普500盈利收益率4.4%,10年期美债名义收益率4%,实际收益率约1.8%,股权风险溢价仅约0.3% [8] - 经济相对强劲,过去一年实际GDP增长率平均2%,失业率仅4.3%,通胀率略高于目标水平约3% [8][9] - 当前实施量化宽松构成了向泡沫注入刺激,与历史平均实际GDP增长率-1.8%、失业率14.5%的环境截然不同 [9] 政策风险与资产表现预期 - 财政政策高度刺激,巨额赤字通过大规模国债发行融资,量化宽松实际上是在货币化政府债务 [10][11] - 政策组合包括财政赤字扩张、货币宽松重启、监管放松和AI繁荣,形成以增长为赌注的超级宽松局面 [14] - 短期市场或迎来类似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的流动性狂欢,量化宽松将推低实际利率,通过压缩风险溢价增加流动性,推升市盈率倍数 [13][15] - 一旦通胀风险重新觉醒,矿业、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公司可能跑赢纯长久期科技股 [15]
市场正在重估小鹏,从AI到物理AI的价值拐点
华尔街见闻· 2025-11-07 18:24
2024 年以来, AI 推动全球科技公司进入新一轮估值重塑期。 在传统的 AI 世界, " 模型、算力、算法 " 等关键词是核心的叙事。但走在更前面的创业者们和公司正在进一步探索 AI 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这也让另一个更为底层的趋势成为当下的 AI 讨论热潮: AI 正从数字世界进入物理世界 —— 即 " 物理 AI" 时代正在到来。 小鹏,正是这一趋势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公司之一。在 "2025 小鹏科技日 " 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结合人类科技浪潮演进规律提出核心洞 察: AI 浪潮重塑数字世界,新能源革命颠覆汽车工业,而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催生 " 物理 AI" 新浪潮。 基于这一判断,小鹏正式升级企业定位,从 " 未来出行探索者 " 向 " 物理 AI 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 转型。 随着公司定位的升级,小鹏的价值也需要被重新估量,市场需要跳出造车的眼光,以物理 AI 的视角重新打量小鹏。而对小鹏的重估,不只是造车企业的估 值修正,而是一家面向全球的以 AI 驱动物理世界智能化的科技企业的价值重构。对此,资本市场已经快速给出直观的情绪,美股 11 月 6 日开盘之后 ...
OpenAI“大而不能倒”?,Altman“不寻求财政支持”,“AI沙皇”:AI公司倒了就倒了,美国政府不会救
华尔街见闻· 2025-11-07 18:24
随后周四,特朗普政府的AI顾问David Sacks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回应称: 美国至少有5家主要前沿AI模型公司,如果一家倒闭,其他公司将取而代之。 他补充称, 美国政府确实是希望简化审批流程并增加电力供应,目标是在不提高居民电价的情况下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Sacks在评论中澄清: 金融人必备的"明星"日历 在特朗普政府的AI顾问David Sacks明确表示"人工智能领域不会有政府救助"后,一场关于AI行业未来融资路径与政府角色的争论迅速升温。 据华尔街见闻,周三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在加州科技会议上谈及, OpenAI正在"寻找一个由银行和私募股权组成的生态系统"来支持其基础设施建 设,并暗示美国政府可以担保数据中心融资。 为了避免误解,我认为实际上没有人要求美国政府救助。(那太荒谬了。)但公司高管可以自行澄清他们的言论。 事件愈演愈烈,OpenAI CEO Altman也在社交媒体上出面回应: 我们不需要也不想要美国政府为OpenAI数据中心提供担保。 高管言论惹争议,OpenAI紧急澄清 面对白宫顾问的反驳,Friar随后也在社交媒体上软化了立场。 她称自己使用"back ...
不止AI有“闭环”,美股也“闭环”了:企业裁员推高股价,股市走高刺激消费,消费强劲支撑业绩
华尔街见闻· 2025-11-07 18:24
不止AI有"闭环",美国经济也正运行在一个非典型的"闭环"之中: 企业通过裁员降本增效推高股价,而飙升的股市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强劲的消费反过来 又支撑了企业业绩和经济韧性。 摩根大通4日的最新研究则为这一现象提供了数据支撑。该行分析师Joseph Lupton和Maia G Crook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当前市场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脱钩"—— 劳动力市场普遍恶化与家庭财富强劲增长同时发生。这种脱钩在发达市场中普遍存在,但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摩根大通认为,由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正充当着一座桥梁,暂时弥补了劳动收入增长放缓带来的缺口。然而,分析师们也强调,这种由资产价格驱动的 消费韧性难以长期持续。他们警告,一旦财富效应减弱,股市可能从经济的"缓冲垫"迅速转变为加剧下行压力的"放大器"。 罕见脱钩:财富增长抵消薪资疲软 摩根大通的报告详细描述了劳动力市场疲软与消费市场火热之间的巨大鸿沟 。 数据显示,发达市场的就业增长已显著放缓,G4集团(美国、欧元区、英国、 日本)的就业增速在2025年第三季度已接近停滞,降至0.3%的年化增长率。与此同时,实际劳动收入的增长也步履维艰。 宏观趋势博客作者兼经济学家D ...
一杯酸奶,估值1400亿,创始人成全国首富
华尔街见闻· 2025-11-07 18:24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中网 ,作者张雪 投中网 . 投中网是领先的创新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拥有立体化传播矩阵,为创新经济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洞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创新商业领域拥有权 威影响力。官网:www.chinaventure.com.cn 消费领域素来以诞生传奇创业故事著称。 近期,传统奶制品行业的一笔融资引发关注——美国酸奶品牌Chobani(土耳其语,意为"牧羊人")宣布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跃升至2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4亿元)。 据《福布斯》估算,创始人哈姆迪·乌鲁卡亚(Hamdi Ulukaya)的身家随之飙升至约 135亿美元,成为新晋土耳其首富。 Chobani创始人哈姆迪·乌鲁卡亚 (图片来自官网) 20年,从贷款70万美元到年销售额30多亿美元 一个美国品牌造就了一位土耳其首富,Chobani的故事还要从20年前说起。 2005年,33岁的乌鲁卡亚偶然看到一则广告,该广告显示,零售食品巨头卡夫旗下的一家酸奶厂商正在出售,不过这个厂子已经很老了,足足有84年的 历史。 短暂了解和参观之后,乌鲁卡亚萌生了买下这个工厂的想法,但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就连他的 ...
马斯克“万亿薪酬包”被批准,现场爆发欢呼声
华尔街见闻· 2025-11-07 08:25
尽管近来一再传出重要股东反对的消息,特斯拉股东大会的投票仍有惊无险地批准了开给CEO马斯克史上最高企业高管"万亿薪酬包"。 美东时间11月6日周四美股盘后,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结束后公布投票结果,显示 超过75%的投票股东都赞成公司给予马斯克的高达1万 亿美元薪酬方案。 据媒体报道, 投票结果公布后,大会现场爆发出叫着马斯克名字"埃隆"的热烈欢呼。 马斯克在欢呼声中走上讲台,向在场的股东们致谢,并表示:"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而是一部全新的史诗。" 他补充道:"我想说的 是,请继续持有你们的特斯拉股票。" 接着马斯克展望特斯拉的未来。他首先谈到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说他很有信心,人工智能训练的机器人能够降低成本、让更多人能够获得商品,从 而释放经济活力。他大力宣传了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透露,再过几个月,特斯拉的自动驾驶FSD功能将让用户可以在本人驾驶时或在启动FSD 功能控制车辆时发送短信。 股东大会批准薪酬方案后,周四收跌3.5%的特斯拉股价盘后曾转涨,一度涨超3%,此后曾小幅转跌。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警告失去马斯克风险 今年9月特斯拉董事会提出的薪 ...
高盛解读“美国高院关税听证会”:胜负依旧很接近,12月或1月出结果,若退税还需数月,小国或许受益,大国影响不大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18:31
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美国高院关于关税裁决的胜负依旧很接近,预计将在2025年12月或2026年1月作出裁决。高盛认为法院作出不利裁决,关税格局也可能 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 预测市场的赔率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听证会期间,市场认为关税被维持的概率一度从40%跌至20%,最终稳定在30%左右。这表明,一场势均力敌的判决即将 上演。 如果出现部分维持的情况,高盛预计对等关税更易被推翻,对等关税对有效关税税率贡献6.2个百分点。目前IEEPA关税总共使有效税率提高约7.6个百分点。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团队于11月5日发布最新报告,深度解析了美国最高法院关于总统关税权力的口头辩论。 美国最高法院在2025年11月5日的口头辩论显示,多数大法官对总统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关税的权力持怀疑态度,预测市场随即将法院维 持关税的概率从40%下调至30%左右。高盛预计法院将在2025年12月或2026年1月作出裁决。 高盛认为,即使法院否决IEEPA关税,特朗普政府仍可通过其他法律途径实施类似关税,实际关税税率可能仅下降约1个百分点。到法院裁决时,已征收的关税金 额将达到1 ...
马斯克把时间给了xAI,却问特斯拉要万亿薪酬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18:31
金融人必备的见闻历上新了 马斯克正将大量时间投入其新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与此同时,他却要求特斯拉股东批准一项旨在确保其专注度的天价薪酬方案。 美国时间周四,特斯拉将公布一项关键股东投票的初步结果,核心议题是马斯克的新薪酬方案。 该方案若获通过,将在未来十年内把他的持股比例从约15%提升至25%,前提是公司达成包括销售一百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和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在内 的宏大目标。 然而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主要特斯拉投资者近几周已私下向公司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施压,询问马斯克究竟将多少精力放在特斯拉,以及公司是否有 CEO继任计划。两家有影响力的代理咨询公司已建议股东投票反对该方案。 据前高管和与马斯克共事的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大部分时间,马斯克都"躲在"他的最新创业公司xAI,通宵达旦地参与会议。他甚至开始在xAI的办公室与特斯 拉员工开会,而此时的特斯拉正面临连续两个季度的销量下滑。 万亿薪酬与"兼职"CEO 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上周接受采访时表示,董事会并不担心马斯克如何分配时间。她说: 其他CEO可能喜欢打高尔夫,他喜欢创建公司,而这些公司不一定是特斯拉。 Denhol ...
美股泡沫有多大?瑞银给出七个观测指标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18:31
随着美股估值持续处于高位,关于市场是否已进入泡沫区间的讨论日益激烈。尽管企业盈利表现强劲,但华尔街高管已开始警示可能的回调风险。 据追风交易台,瑞银集团(UBS)最新报告提出了一个包含七项指标的框架,得出结论: 当前市场正处于一个潜在泡沫的早期阶段,尚未达到危险的顶峰。 他们指出,科技股的市盈率相对于市场整体而言接近正常水平,其盈利修正和增长前景更好,资本支出周期也处于早期。最关键的是,当前市场远未出现历史 泡沫顶峰时的种种过剩迹象。 瑞银总结称,如果说市场存在泡沫,那可能体现在科技巨头的高利润率上。 随着行业资本密集度的增加和竞争加剧,这种高利润率未来可能会面临下行压力。 但就目前而言,市场距离真正的危险时刻尚有距离。 金融人必备的"明星"日历 泡沫形成的七个前提 瑞银股票策略师Andrew Garthwaite及其团队在报告中提出,市场泡沫的形成通常需要满足七个前提条件。他们认为,如果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与瑞银的预测一 致,那么所有七个条件都将被触发。 1、明确的估值过高: 历史上的泡沫顶峰通常伴随极端估值。例如,在之前泡沫中,至少30%市值的公司市盈率会升至45倍至73倍,而目前"科技七巨头"(Mag 6) ...
历史重演?“大空头2.0”再现了!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18:31
2008年金融危机中, 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Michael Burry 通过做空房地产泡沫一举成名,德意志银行交易员悄然向客户推销信用违约互换(CDS),允 许投资者对冲房地产市场风险。 如今, Michael Burry公开看空并大举押注,80%重仓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紧接着德意志银行开始考虑做空AI股票对冲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巨额贷款风险, 还开始探索类似的对冲工具,只是标的从房地产抵押贷款变成了AI数据中心贷款。 这些"巧合"重演直接, 全球监管机构对AI资产泡沫发出警告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明确指出,科技和AI板块呈现"相对紧张的估值",警告市场乐观情绪逆转可能 引发"急剧回调",韩国交易所也曾对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发出罕见的"投资谨慎提示"。 一场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惊人相似的戏码,似乎正在围绕人工智能投资狂潮上演。 德银的"两手准备":一面放贷,一面寻求对冲 在AI需求驱动下,数据中心融资已成为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押注。 据该行一位高管透露,银行已"大举押注"于这一领域。德银主要向服务于Alphabet、微软和亚马逊等"超大规模"科技巨头的企业提供贷款,这些贷款通常由长期 服务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