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虫子撬动的新质生产力:黑水虻“吃”出千亿市场——专访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
证券时报·2025-05-29 20:10

核心观点 - 黑水虻幼虫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和食品,撬动环保与食品领域千亿级市场 [2][7] - 公司利用跨学科技术实现有机废弃物高价值资源化利用,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难题并替代进口饲料蛋白 [7][8] - 创始人坚持"用企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将昆虫蛋白技术产业化并推动国产替代 [3][12][17] 行业分析 - 国内饲料蛋白原料80%依赖进口,政策鼓励向生物资源转化蛋白,昆虫蛋白技术符合大食物观战略方向 [8] - 深圳2024年餐厨垃圾达225万吨,黑水虻技术可实现全量资源化利用,潜在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7][8]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昆虫蛋白替代传统饲料,全球粮食危机解决方案中昆虫蛋白被列为重要方向 [13] 公司技术 - 黑水虻幼虫35天完成生命周期,1公斤虫卵10天消耗15吨厨余垃圾,产出2-3吨鲜虫及5吨有机肥 [7] - 幼虫风干样本粗蛋白质含量超40%,粗脂肪达30%,可替代鱼粉等传统饲料原料 [7] - 技术整合生物转化、工业自动化、AI环境控制,形成封闭式黑灯工厂生产链 [14] 商业化进展 - 当前饲料用昆虫蛋白年销售额达千万元级别,增速超50%,食品级蛋白产品正在研发 [7][11] - 已与深圳能源集团合作落地盐田产业化基地,处理区域餐厨垃圾有机固渣 [8] - 2024年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云沐资本、固高科技、清水湾基金等 [17] 创始人历程 - 从有机农场失败到受纪录片启发,2013年确立昆虫蛋白创业方向 [13] - 初期在传统养殖场蹲守观察虫体发育,克服技术研发环境困难 [16][17] - 资金链危机时获固高科技可换股债权融资支持,推动技术迭代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