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程已老、纯电难料,理想的现实太 “骨感”
海豚投研·2025-05-30 00:00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4年一季度业绩整体符合预期,但二季度指引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增程车型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公司战略重心转向纯电车型[1][5][7] - 一季度卖车收入24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5亿元,主要因车型结构改善(高价车占比提升)部分抵消了降价影响[1][2][16] - 卖车毛利率19.8%,环比实际下滑1个百分点(上季度剔除特殊项目后为20.7%),略低于大行预期的20%[2][3][14] - 二季度销量指引12.3-12.8万辆,隐含5-6月月均销量4.6万辆,低于市场预期的5万辆水平[5][21] - 公司面临增程市场竞争加剧,多款竞品采取差异化策略争夺市场份额,L系列改款力度不足可能影响销量[7][8][21] 财务表现 收入与毛利率 - 一季度总收入259亿元,略超市场预期4亿元,其中汽车收入247亿元[1][36] - 单车收入26.6万元,高于预期的26万元,因高价车型占比提升(Mega/L8/L9占比环比升1.5个百分点)[16] - 单车成本21.3万元,环比持平,降本力度不足[20] - 其他业务收入12.5亿元,环比下滑3.8亿元,低于预期2亿元[36][37] 费用与利润 - 研发费用25亿元,环比增加1亿元,但全年指引从140亿元下调至110-120亿元[30][31] - 销管费用25亿元,环比减少5.5亿元,主要因降本增效和市场活动减少[33] - 经营利润3亿元,环比下滑34.3亿元,主要受销量环比下滑41%影响[39] - 归母净利润6.5亿元,与大行预期持平[40] 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17亿元,再次转负,因利润下滑及存货增加20亿元至100亿元[42] - 资本开支8亿元,环比减少20亿元,因门店扩张放缓[45] 业务运营 车型与定价 - L系列改款主要升级智驾芯片(英伟达Thor/地平线J6M),电池容量升级有限,被视作"小改款"[5][21][24] - 一季度车型平均降价0.8-1.6万元(降幅3%-4%),L6占比降至47.8%[18][19][16] - 二季度指引隐含单车收入25.3万元,环比再降1.3万元,可能因L6占比提升及老款清库存[25][26] 竞争环境 - 增程市场新进入者采取多种策略:下沉市场(零跑/银河M9)、大空间(腾势N9/领克900)、大电池方案(小鹏/小米)[7] - 问界M系列改款直接竞争,增程先发优势面临挑战[7][8] 战略布局 - 纯电车型i8/i6将于下半年发布,市场给予2025年8万辆预期[5][9] - Mega home改款订单表现良好,目标7-8月稳态交付2500辆[10] - 超充站已建2267座,目标i8发布前达2500座[45] 市场预期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60万辆销量预期,PE 20-21倍,PS 1.3倍[9] - 若按55万辆销量及1.1倍PS估算,合理股价区间港股76-84港元/美股19-22美元[9] - 关键观察点:L系列能否重回月销5万辆、纯电车型实际表现[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