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发布】2025年4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1.9
乘联分会·2025-05-30 16:43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概况 - 2025年4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1.9,包含智能座舱指数34.4、智能驾驶指数34.5、舱外智能指数17.0 [2] - 指数通过历史数据比对监控国产乘用车市场智能化发展进程 [2] - 2025年1月起追溯计算显示近4个月指数走势变化 [4] 分项指数表现 - 智能座舱指数:2025年4月为34.4,环比小幅下滑 [6] - 智能驾驶指数:2025年4月为34.5,环比小幅下降 [8] - 舱外智能指数:2025年4月为17.0,环比下滑 [10] 市场销量与政策影响 - 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175.5万辆(同比+14.5%,环比-9.4%),新能源车零售90.5万辆(同比+33.9%,环比-8.7%) [10]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年初增长后,4月市场热度回落导致销量及智能化指数环比下滑 [10] - 新能源头部车企特斯拉主力车型销量大幅下降拖累整体智能化指数 [10] 指数计算方法与构成 - 一级指数为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二级指数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舱外智能指数 [12] - 指数=智能座舱指数47.5% + 智能驾驶指数37.5% + 舱外智能指数*15.0% [13][15][16][17] - 分项指数计算基于符合条件车型销量在总体市场中的份额(去除百分号) [13] 技术标准定义 - 智能座舱:硬件配置(屏幕、芯片)、软件生态(OTA升级)、交互体验(语音/手势)、安全性等 [14] - 智能驾驶:硬件配置(传感器)、功能性(高速领航)、安全性(透明底盘)、舒适性(空气悬架)等 [14] - 舱外智能:车外交互(灯光/语音)、智能钥匙、V2X通信等 [14][17] 行业展望 - 上海车展新车交付周期启动后,预计5月指数将重回上涨通道 [10] - 长期来看,智能网联技术迭代和消费者接受度提升将推动行业持续增长 [10] - 智能座舱短期影响购车决策,智能驾驶长期将重塑汽车属性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