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2025-05-30 17:10

绿电直连定义与分类 - 绿电直连指电源不接入公共电网,通过专用线路向单一用户供电,电量可物理溯源[2] - 电源类型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涵盖新建和存量项目[2] - 分为并网型(接入用户侧后整体联入公共电网)和离网型(完全独立运行)两类[2] 政策出台背景 - 解决新能源消纳压力,探索就近消纳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 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满足高载能行业绿色转型需求[3] - 为用户提供降低用电成本的新选择,鼓励自主申报并网容量[3] 政策核心内容框架 - 第一部分明确项目定义、分类及安全优先等建设原则[4] - 第二部分要求加强规划引导,强调源荷匹配与模式创新[4] - 第三部分规定运行管理细则,涉及安全责任界面和系统友好性[4] - 第四部分建立交易与价格机制,推动项目整体参与电力市场[4] - 第五部分部署组织保障,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4] 投资建设规定 - 支持民营企业等非电网主体投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需配合[5] - 允许用户、新能源企业或合资公司投资电源,专线由用户或电源主体投资[6] - 不同投资主体间需签订长期购电协议,明确产权划分与违约责任[6] 新能源消纳与转型要求 - 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2030年用电量占比提升至35%[7] - 通过配置储能、挖掘用户调节潜力提升自发自用比例[7] 电网安全与运行管理 - 并网型项目需与公共电网明确安全责任界面,自主承担供电中断责任[8] - 项目需纳入地方能源规划,经第三方评审并符合涉网技术标准[9] - 运行阶段由用户主责,接入调度系统接受统一管理[9] 经济性与公平性机制 - 项目需缴纳输配电费等费用,禁止地方违规减免[10] - 允许通过优化发用电曲线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取收益[11] 政策落地实施 - 国家层面将加强指导评估,派出机构负责监测执行[12] - 地方需细化要求,组织第三方评审并听取电网意见[12] - 电网企业和市场运营机构需提升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