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教科书的发现:华人学者Nature论文首次证实,健康大脑中竟存在T细胞,来自肠道和脂肪,帮助调控饮食行为
生物世界·2025-05-31 11:53
大脑免疫系统研究突破 - 传统观点认为健康大脑因血脑屏障隔离而仅有小胶质细胞作为专属免疫细胞 身体其他部位免疫细胞(如T细胞)通常不会进入大脑 该理论在稳态条件下存在争议 [2] - 耶鲁大学团队首次证实小鼠和人类健康大脑穹窿下器官(SFO)中存在富集的T细胞 这些细胞在非疾病状态下长期驻留 颠覆了既往认知 [3] 穹窿下器官与T细胞特性 - SFO作为脑室周围器具有渗漏的血脑屏障 可直接感知血液信号(激素 电解质) 参与调控进食 饮水和免疫-神经交互 [8] - SFO内T细胞表达高水平CXCR6驻留蛋白和IFNγ细胞因子 与脑膜T细胞存在显著功能差异 并能响应肠道/脂肪组织信号 [8][11] T细胞迁移与调控机制 - 高脂饮食使小鼠脂肪组织和大脑T细胞数量同步增加 48小时禁食则促使脂肪T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 显示营养状态直接调控T细胞分布 [8][9] - 抗生素清除肠道微生物后 大脑T细胞数量显著下降 证实肠道菌群通过特定通路影响中枢免疫稳态 [9] 行为调控功能验证 - 缺乏T细胞的小鼠在饥饿状态下觅食效率降低 证明大脑驻留T细胞对进食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9] - 这些T细胞携带肠道/脂肪组织信息(如微生物群状态) 通过分泌IFNγ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 形成肠-脑轴信号传导路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