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在乐观时保持底线思维
经济观察报·2025-05-31 13:2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未定,需通过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系统[1] - 行业已初步形成完整且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风险在多层面叠加:供应链挤压、质量控制问题、财务结构脆弱性[2][3] - 主机厂对供应链上下游的挤压严重,成本"年降"和长账期导致供应商资金链紧绷,形成对主机厂金融服务的依赖[2] 产品与财务风险 - 部分车企存在安全与质量隐忧,如不成熟的辅助驾驶系统夸大宣传、偷工减料等行为引发安全事故[3] - 企业财务结构脆弱,依赖外部融资,高库存下高强度投资易引发现金流危机[3] 发展建议与策略 - 需尊重产业规律,允许周期性出清,避免行政手段延缓劣币出局[3] - 完善企业退出与风险化解机制,通过法治化手段推动破产、重整、并购等资源合理配置[4] - 重构产业链关系,压缩账期、建立合理议价机制,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共赢[4] - 守住安全与质量底线,遏制技术未成熟即量产的行为,对虚假宣传"零容忍"[4] 资本与技术创新 - 汽车产业链与机器人产业链重叠率超90%,需抓住AI和智能制造机遇培育新增长点[5] - 风险资本需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和管理水平,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发展[5]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应从竞争走向竞合,构建良好生态系统以实现高质量成功[1][5] - 大厂应承担更多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