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弱势周期下的全球资产配置新逻辑|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2025-05-31 18:13

美元弱势周期与亚洲货币升值 - 美元指数跌破100关键位,与美联储政策转向、财政赤字扩大及全球去美元化相关,年内出现五次股债汇三杀行情[3] - 亚洲货币集体升值:日元升值10%,新台币涨9%,韩元、新加坡元涨幅3%-7%,人民币升值2%但具补涨空间[3] 香港市场三重利好 - 资金加速流入:港元触及强方兑换保证,HIBOR从4%降至0.6%,南向资金连续六周净流入,杠杆资金涌入股市楼市[5] - 人才聚集效应:香港高校扩招显著,港大商学院硕士年招生量从300人增至5000人,教育移民推高住房需求,房租收益率达4%[5] - IPO市场复苏:一季度香港新股上市70家(25%为A+H双重上市),全年规模或超4000亿港元,蚂蚁集团等超级IPO将登场[7] 全球资产配置重构 - 美股风险:标普500远期市盈率29倍,科技七巨头估值溢价达历史极值,政策不确定性加剧波动[9] - 美债压力:10年期收益率反弹至4.5%,6月2.3万亿美元国债到期滚续压力大,评级遭下调[9] - 日本资产重估:东京核心区房价三年涨60%,日经指数突破38000点创34年新高,就业率98%吸引移民潮[9] - 加密资产机遇: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后机构持仓占比15%,USDT市值突破1100亿美元,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9] 投资策略建议 - 配置比例:港股40%、日股25%、A股高股息20%、欧股15%,另类资产黄金10%+比特币5%,增持人民币/日元[11] - 固收选择:优先配置3-5年期亚洲美元债,收益率中枢5.2%,储蓄分红险占比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