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过时了,现在都在投Agent”
虎嗅APP·2025-06-01 22:06

Agent技术发展 - 2025年OpenAI、Cursor、Manus等公司通过强化学习微调(RFT)和环境理解实现技术突破,编程类Agent向通用型进化[7] - 垂类产品如Vantel、Gamma展现潜力,例如Gamma实现AI辅助PPT制作,用户提供框架即可自动生成内容并排版[7] - 技术进步使Agent性能提升30%以上,应用场景从办公扩展到电力、金融等8大行业[6][7] 市场投融资动态 - 2024年全球AI Agent赛道融资金额突破665亿元人民币,中国AI行业一级市场融资达1052.51亿元[5] - 头部项目融资案例:Cursor母公司Anysphere获9亿美元融资(估值90亿美元),Manus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10] - 2025年资金集中流向硬科技赛道,人民币投资事件占比超60%,早期项目获投数量同比增长45%[10] 商业化应用进展 - 办公类Agent如Sweet Spot实现政府资助申请自动化,企业知识检索工具Glean的ARR两年内翻倍[7][8] - 电商领域DayDream链接2000+品牌,通过自然语言检索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8] - TOB场景商业化快于TOC,金融/医疗领域工作流重构效率提升50%以上[15][18] 行业趋势与政策 - 国家政策推动AI推理成本指数级下降,2025年企业AI采用率同比增长70%[6][9] - DeepSeek开源模型优化中文语义理解,在金融/医疗领域实现工作流重构[15] - 行业从单一模型转向多模型组合,定制化解决方案需求增长200%[9] 技术定义与特性 - Agent具备自主性(独立决策)、社会能力(多Agent协作)、反应性(环境感知)和主动性(目标驱动)四大特征[12] - 核心技术包含机器学习(预测准确率提升40%)、NLP(交互成功率85%)和强化学习(行为策略优化)[13] - 应用场景覆盖智能家居(控制响应时间<0.5秒)、自动驾驶(决策准确率99.9%)等12个领域[13] 超级APP潜力 - 需突破软件互联(授权通过率<30%)和支付流程(成功率92%)两大TOC商业化瓶颈[18] - 未来可能整合现有工具类APP,但需明确解决具体问题如行程规划全流程自动化[19] - Sam Altman提出GPT发展五阶段理论,AGI演进路径将推动Operator级Agent诞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