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CIT)裁定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多个国家征收的全面关税是越权行为,要求特朗普政府在10天内停止加征相关关税[2][13] - CIT裁决影响的是所有依据IEEPA条款加征的关税,包括对中国20%芬太尼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25%的非法移民和芬太尼关税、以及对等关税,不受影响的是依据232条款加征的关键行业税[2] - 目前特朗普加征的关税仍然有效,因为特朗普在CIT裁决后立即提起上诉,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经批准临时暂缓令,恢复关税执行至6月9号[2][14] - 后续关注点是6月9号之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是否会批准长期暂缓令,如果不批准,则IEEPA关税全部暂停执行,如果批准,则对现行关税没有任何影响[2] - 即使特朗普政府最终上诉至最高法院也败诉,CIT关税禁令生效,特朗普政府仍然可能依据其他条款继续实行当前关税计划[3][34] CIT裁决对关税的具体影响 - 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正常执行,则今年以来美国所有援引IEEPA加征的关税都将失效,仍然能执行的只有对钢铝和衍生品、汽车和零部件加征的25%关税,以及2018-19年对中国加征的301关税[5][17] - 美国整体关税率将由当前的15.6%降至7.2%左右[5][17] - 受影响的具体关税包括:对中国加征的20%芬太尼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的25%芬太尼关税、对除墨西哥和加拿大以外国家加征的对等关税(现执行10%)[5][17] 特朗普关税政策合法性的主要争议点 - 争议点一:特朗普究竟是否有权力依据IEEPA绕开国会征收全球普遍性关税[6][21] - 争议点二:贸易逆差和芬太尼流入究竟是否构成了"异常或特殊威胁",以及采取关税政策与应对该威胁又有什么直接关系[6][25] - 法院观点:IEEPA并未授权总统无限制关税的权力,且关税政策与应对威胁缺乏直接关联[22][23][25][26] - 特朗普政府观点:IEEPA中的"管制进口"条款包括征收关税,且关税的间接作用也应被考虑[24][27] 后续关键时间点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将在6月9日双方提交文件后,决定是否延长暂缓令,预计将在6月10日-15日期间作出决定[30] - 上诉流程可能持续数月时间,最终有可能上诉至最高法院,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可能需要12个月以上[31] - 更短的流程是特朗普政府直接向最高法院提交紧急调卷令申请,最快可能在今年10月-次年3月之间作出最终裁决[31] 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前景的看法 - 外资普遍认为国际贸易法庭的裁决影响有限,主要原因是政府有其他征收关税的渠道来填补可能的禁令缺口[11][35] - 高盛认为这一裁决增加了不确定性,但可能不会改变大多数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最终结果[36]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关税水平可能维持,因为政府可以动用不同部门来重新组合关税[36] - 野村证券认为特朗普还有其他各种机制来征收关税,只是推出速度将是数周/数月[36]
七问特朗普关税政策“违法”事件
一瑜中的·2025-06-03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