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卷土重来,韩国芯片,慌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06-03 09:26

日本半导体产业复兴计划 - 日本成立Saimemory公司,整合软银资金、英特尔技术、东京大学科研实力及日本材料设备优势,旨在开发用于AI的下一代低功耗存储芯片,挑战韩国在HBM市场的主导地位[1] - Saimemory计划开发堆叠式DRAM芯片作为HBM替代方案,而非直接竞争,目标重塑市场格局[1] - 公司初始资金100亿日元(6970万美元),软银出资30亿日元,并寻求政府支持,利用英特尔芯片堆叠技术和东京大学数据传输专利[2] 公司架构与运营模式 - Saimemory采用无晶圆厂模式,专注于芯片设计和IP管理,区别于三星/SK海力士的IDM模式[2] - 软银任CFO,英特尔任CTO,东京大学任CSO,前东芝高管任CEO,计划7月启动运营[2] - 可能将生产外包给台积电或日本Rapidus代工厂,潜在合作伙伴包括Shinko和理化学研究所[3] 日本政府支持措施 - 日本政府已向Rapidus投资1.82万亿日元,修改《信息处理促进法》等法规支持半导体复兴[3] - 软银在北海道投资650亿日元(45%政府补贴)建数据中心,可能与Rapidus形成供应链协同[3] 韩国半导体产业现状 - 韩国占全球内存产量的71%和NAND闪存的51%,三星/SK海力士合计占DRAM市场73%的份额[3][4] - SK海力士2025年Q1以36%份额首超三星(34%)成为DRAM市场第一,美光占25%[5] - SK海力士占据全球HBM市场70%以上份额,独家供应英伟达12层HBM3E芯片[5] 技术竞争格局 - HBM芯片需求受AI热潮推动,成为GPU/CPU之外训练AI的关键设备[5] - SK海力士自2013年率先开发HBM技术,通过持续投入在AI需求爆发时确立领先优势[5] - 日本试图通过材料/设备优势+美台技术合作填补半导体制造空白,可能威胁韩国存储芯片地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