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 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专注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产品涵盖2G到5G、NB-IoT等技术的无线通信模块及解决方案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消费电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终端市场 [1] - A股年初至今涨幅为28.29%,截至5月30日收盘价26.02元 [1] - 产品出口美国占比约10%,直接发往美国的比例更低,且通信模组被列入美国301关税豁免清单,关税对其业务无重大影响 [1] - 4月股价从月初的31.58元下跌到月底的25.42元,5月6日股价大涨12.9%至28.7元,之后平稳下调至月底的26元 [1] 财务状况 利润表 - 2024年收入显著增长23.4%,主要源于AI模组和AI解决方案的商业化启动,新增端侧AI模组收入8,100万元 [2] - 2025Q1收入同比下降12.6%,主要因为2024年7月出售了海外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锐凌无线),该业务在2023年贡献了约26.7%的总营收 [2] - 2024年毛利率从21.0%下降到18.2%,主因智能模组ASP和新开发的AI模块市场价格竞争,以及低毛利产品出货占比加大 [2] - 2025年毛利率从18.2%下降到17.0%,主因高毛利业务剥离和产品售价下降 [3] - 2023年利润跳升55%,主要受益于终止业务产生的收益达1.88亿元(一次性事件) [3] - 2024年利润增长趋缓,行政开支、应收账款信用损失拨备增加约占净利润10%,投入AI产品开发的费用一次性较多(占比营收8.4%) [3] - 2025年Q1的年化利润下降,主因高毛利业务剥离导致的毛利率下降、政府补助减少约1,128万元、研发费用增加约5,234万元(增幅约39%) [3] - 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5.8亿人民币,占营收8.4%,主要研发方向包括AI模组与解决方案研发 [3] 资产负债 - 截至2024年净资产36.1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稳定在9.8亿人民币左右,流动比率1.8,大幅优于1.0的健康红线 [4]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现金流为4.29亿元(-26%),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增加4.86亿元,但考虑到收入同期增长23.4%,可视为阶段性波动 [5] 客户/供应商/产品集中度 - 2024年五大客户占营收比超58%,包括TP-Link、小米、比亚迪、惠普、戴尔等,最大客户占比17%(推测为TP-Link) [5] - 2024年五大供应商占比79.3%,最大供应商超过34%(推测为高通Qualcomm) [5] - 截至2024年,数传/智能模组仍占比超90%,AI类产品增长中但基数小,2024年AI产品线首次形成实质性收入(超8,000万元) [5] 行业情况与市场份额 - 全球无线通信模组行业高度集中,Top5占76.1%市场,公司为全球第二大厂商,市占率15.4%,第一是中国的移远通信(22.5%) [6] - 移远通信2024年收入为100亿元(公司70亿元),但公司利润率(9.7%)远高于移远通信(1.3%) [6] - 行业CAGR(2025–2029)预计为10.6%,其中新能源车模组CAGR为26.5%,端侧AI市场CAGR高达39.6% [7] 公司优势 - 市场地位全球领先,2024年市场份额达15.4%,且在汽车电子、智慧家庭以及PC领域保持全球第一 [8] - 客户结构优质,五大客户收入占比58.3%,客户横跨消费电子、PC、工业、汽车等多个行业,且多为行业头部客户 [8] - 技术积累和研发布局深厚,拥有515项授权专利(352项发明专利),首批推出5G数传模组、AI模组、端侧AI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 [8] - 已逐步战略转型至AI模组和AI解决方案,2024年初实现营收8,000万,2025年有望增长至3亿元左右 [8] - 全球化供应链与销售,产品销售至33个国家与地区,60%收入来自海外 [9] 投资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58.3%收入,但客户资质优良且合作年限超8年 [10] - 市场竞争加剧,移远通信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约35%),2024年推出低价RedCap模组,价格低15%,公司被迫跟进降价 [11] - 公司24年研发费用率仅6.8%,低于移远通信的9.5%,新业务(AI模组、机器人)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12] - 海外业务占比高(60%),出口至美国的业务占比约为10%,但通信模组产品被列入美国关税豁免清单 [13] - 实际控制人张天瑜2020年至2023年累计减持股份套现10.18亿元,但2024年无公开披露的重大减持行为 [14] - 高分红风险,2023年分红2.9亿元,分红率达到51.9%,过去2021年到2024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分别为3元、3.5元、3.8元和3.5元 [15] - 成本控制风险,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及其他半导体元器件,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采购总额的72% [16] 保荐人信息 - 公司赴港上市的独家保荐人是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17] 公司前几轮融资情况 - 2014年获得英特尔公司战略投资,融资金额为2,800万美元 [18] - 2017年A股上市,IPO共发行20,000,000股A股,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806亿元 [19] - 2023年非公开发行A股,向7名认购人配售共计7,884,972股A股,配售价格为每股人民币21.56元,共1.7亿元 [20]
新股速递 | 广和通:AI模组初露锋芒,盈利质量胜于规模
贝塔投资智库·2025-06-04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