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衬底科创点睛 “苏”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篇章丨从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江苏篇
证券时报·2025-06-04 12:29

江苏资本市场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突破700家 科创板、北交所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上市公司县域覆盖率达82% [2][6][8]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 国家5G工厂累计210家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14个 均为全国第一 [5][6][26]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2215家 2024年新增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6][9][26] 政策与规划 - 《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目标:2025年底市值百亿元以上上市公司达150家 千亿元以上达15家 累计新增并购重组金额2500亿元以上 [7][13] - 重点培育"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隐形冠军 支持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培育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产业链"链主"企业 [3][13] - 建立企业上市直通车服务机制 健全科创企业上市精准培育机制 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专精特新专板 [9][12] 区域发展特征 - 苏州A股上市公司221家全国第五 科创板57家全国第三 总市值1.79万亿元 80%为科技型企业 [20][21][28] - 上市公司呈现"铺天盖地"特征:覆盖全省82%县域 78个县(市、区)拥有境内上市公司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5% [12] - 制造业上市公司占比近八成 覆盖"1650"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等赛道集中 [12][13] 典型案例 - 国芯科技:依托苏州数千亿元汽车电子产业链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10] - 晶瑞电材:通过三轮并购巩固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地位 灵活运用现金收购、股权增发等工具 [13][14] - 徐工机械:通过"混改+整体上市"穿越行业周期 投资产业链优质项目推动集群智能化转型 [18] 金融服务体系 - 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0.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速达33.7% 新增贷款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16] - 元禾控股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体系 直接投资培育上市公司114家(科创板48家) 生物医药领域培育16家上市企业 [16][21][23] - 苏州实施"参天计划":支持上市公司集聚高端资源 开展一体化整合 打造综合服务体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