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史诗级合并,AI巨头要来了!
格隆汇APP·2025-06-04 18:4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42%,深证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11% [1] - 硬科技赛道ETF表现强势,云计算沪港深ETF涨1.4%,计算机ETF涨1.17%,芯片ETF天弘近两日涨超1% [1] - 算力产业链集体反弹,光模块、铜连接方向领涨,太辰光涨14.88%,德科立涨11.56%,新易盛涨7.17% [4][5] - 可控核聚变题材活跃,融发核电涨5.23%,港股中广核矿业大涨超20% [6][7] 行业驱动因素 - 英伟达股价上涨近3%,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博通涨超3%创历史新高,带动A股算力基建股反弹 [4] - AI超算中心电力需求激增,单个中心功率达500兆瓦,能源巨头Constellation Energy与Meta签署20年核电供电协议 [8] - 国内核电投资1-4月完成额362.56亿,同比增长36.64%,远超电源投资1.6%的增速 [9] - 英伟达一季度数据中心营收同比增73%,AI推理市场需求高增长,token生成量一年激增10倍 [9] 公司动态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战略重组,中科曙光持股27.96%并入海光信息,预计6月9日复牌,实现"芯-端-云-算"全产业链布局 [11][12] - 计算机ETF(159998)近13日连续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1.47亿,规模28.48亿为同标的最大 [27][29] - 云计算沪港深ETF(517390)覆盖阿里、腾讯等港股互联网龙头及中科曙光等A股AI硬件公司,连续两日资金净流入 [27][29] - 芯片ETF天弘(159310)规模9.35亿,为深市同标的最大产品 [30] 产业趋势 - 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用,大模型训练催生巨大算力需求,推动硬件、云服务和软件生态升级 [31] - 国产AI算力崛起,华为昇腾、海光、寒武纪等性能与成本综合优势显现,各地智算中心落地加速 [13][14] - 云计算作为AI基础设施,国产规模有望2025年突破万亿,计算机板块迎AI赋能价值重估 [23][25] - "杰文斯悖论"显现,AI效率提升反推芯片总需求增长,英伟达市值修复至3.5万亿美元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