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迎利好!国家能源局重磅,7大试点来了
行家说储能·2025-06-04 18:55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方向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聚焦7个前沿方向开展试点工作[1][3][6] - 试点方向包括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3][7] - 试点坚持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创新引领、全程管理原则,依托典型项目和城市开展[7] 构网型技术试点 - 重点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电网地区、"沙戈荒"基地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地区应用[4][8] - 采用新能源/新型储能构网型控制技术,解决短路容量下降、惯量降低、宽频振荡等问题[4][8] - 在电网结构薄弱地区、孤岛运行系统提高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4][8]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试点 - 重点在保供偏紧或消纳压力较大地区新建或改造新能源电站[4][8] - 通过长尺度高精度功率预测、风光储智慧联合调控等技术,高峰时段置信出力提升至10%以上[4][8] - 优先建设或改造新能源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的项目[4][8] 智能微电网试点 - 选择典型场景建设智能微电网,提高自调峰、自平衡能力[4][9] - 依托负荷侧资源灵活调控、源网荷储协同运行技术,提升新能源自发自用比例[4][9] - 明确并网协议中与大电网的资产、管理、调度控制等权责界面[4][9] 算力与电力协同试点 -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新疆、黑龙江等地区布局[5][9] - 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5][9]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柔性控制等技术提升源荷协同水平[5][9] 虚拟电厂试点 - 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分散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5][10] - 丰富商业模式,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提供综合能源服务[5][10] - 促进新能源消纳,减小供电缺口[5][10]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试点 - 聚焦西北"沙戈荒"基地、西南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外送需求[5][10] - 采用柔性直流、构网型等先进技术,提升输电通道绿电占比[5][10] - 探索纯新能源外送方式,促进更高比例新能源消纳[5][10] 新一代煤电试点 - 对照2025-2027年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清洁降碳和高效调节两类指标试点[5][11] - 采用零碳燃料掺烧、CCUS等技术降低碳排放[5][11] - 提升煤电机组快速变负荷、深度调峰能力,满足电网调节需求[5][11] 试点组织实施 -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项目开工时间须在2024年8月之后[12] - 国家能源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评审,优选项目发文公布[13] - 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支持试点项目[14] - 试点成果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评价体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