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真的会是下一个“恒大”吗?
海豚投研·2025-06-04 19:37

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暗示汽车行业存在类似恒大的高负债企业,市场将焦点集中在负债5943亿的比亚迪身上 [1] - 比亚迪近期发起大规模降价促销,22款车型最高降价5.3万元,引发市场对其财务状况的担忧 [1] - 比亚迪的负债结构以经营性负债为主,有息负债仅占7%,与恒大依赖有息负债的模式存在本质区别 [8][9] - 公司通过"迪链"供应链金融模式利用产业链话语权实现低成本融资,但该模式高度依赖销量持续增长 [15][16] - 当前价格战策略基于公司24%的毛利率优势,旨在维持市场份额和资金周转 [39][45] 负债结构分析 - 比亚迪2024年资产负债率75%,低于极氪(85%)和蔚来(87%),处于行业中等偏高水平 [3] - 有息负债占总负债比重从2020年32%降至目前7%,远低于恒大79.8%的有息负债率 [8][6] - 经营性负债占比达43%,主要为应付账款和"迪链"凭证,属于无息负债 [8][9] - 公司净现金水平行业领先,有息负债率仅5%,低于长城汽车(9%) [12] 供应链金融模式 - "迪链"是比亚迪向供应商开具的电子债权凭证,供应商可选择到期收款、转让或贴现 [15] - 供应商贴现年化利率3.6%-5%,低于普通商票4.8%-15%的利率水平 [17] - 该模式使比亚迪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27天,远超行业45-60天平均水平 [18][23] - 国内前十大车企中至少有8家运营类似供应链金融平台,属于行业普遍做法 [21][22] 风险传导机制 - 模式核心风险在于销量持续增长,一旦下滑将引发经销商回款困难和供应链连锁反应 [27][31] - 垂直一体化模式在销量下滑时会导致单车折旧成本快速上升,挤压利润率 [34] - 当前已出现经销商"0公里二手车"现象,反映渠道库存压力增大 [28] -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若触发追索权可能转化为表内有息负债 [24] 竞争策略分析 - 一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24%,单车净利0.9万元,具备持续降价空间 [39] - 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吉利,重点布局城市NOA智驾技术下放 [43][45] -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明确,利用高毛利海外业务反哺国内价格战 [45] - 最新周订单量已环比回升1万辆至8万辆,显示降价策略初步见效 [47] 行业对比 - 经销商渠道占比70%-80%,与长城、吉利等传统车企模式相近 [26] - 单车核心经营利润0.6万元,仍高于吉利0.4万元水平 [41][43] - 在智驾领域加速布局,计划2025-2026年实现7-15万元车型城市NOA覆盖 [45] - 相比蔚来(高有息负债率)和理想(净现金1000亿),财务结构更为稳健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