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调查 | 助贷新规下行业生变!有银行拒批高利率对客资金
券商中国·2025-06-06 09:55

助贷新规核心影响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距离正式实施还有4个月 [1] - 新规已对市场产生前置影响,部分资方银行开始拒批24%-36%高利率产品资金,导致高风险利率助贷业务缩量 [2] - 新规第四条要求商业银行对助贷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公开披露,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4] 行业显性变化 - 多家银行和消金公司公布助贷合作机构"白名单",包括尚诚消金14家、广州银行17家等 [3] - 白名单机构集中在头部平台,具有在贷余额大、逾期表现优、业务流程完善、投诉量少等优势 [3] - 头部助贷平台(蚂蚁、京东、度小满等)在贷余额汇总已突破万亿级,艾瑞咨询预测2028年规模将达5.9万亿元 [4] 行业隐性变化 - 部分资方银行批量拒绝24%-36%高利率资金需求,通过客户分层或直接拒批方式收缩高风险业务 [5] - 新规第六条要求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24%,穿透式监管使分拆利率+担保费模式无法继续 [6][7] - 超高利率定价的尾部助贷平台生存空间被扼杀,高利差急剧收窄,部分产品合作资金告急 [7] 银行与助贷机构权责变化 - 银行需加强自主风控能力,充分获取借款人信息,减少对助贷平台风控的依赖 [10] - 助贷平台需提升技术能力输出,如数据建模、场景分析等,增强与银行合作黏性 [11] - 阳光消费金融因助贷合作业务违规被罚140万元,显示监管加强处罚力度 [10] 行业格局调整 - 头部助贷平台一季度综合资金成本下降约30bp,预计全年保持稳中下降趋势 [8] - 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增速放缓,某平台合作银行家数同比仅增4家 [8] - 行业集中度提升,合规要求趋严导致中小平台生存压力加大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