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新临床数据!糖尿病电脉冲治疗或打破针药依赖?
思宇MedTech·2025-06-06 02:08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动态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1][23] ReCET系统临床研究进展 - Endogenex在DDW 2025公布ReCET系统48周随访数据: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疗效维持近一年且无严重不良事件 [1][3] - REGENT-1试验显示:胰岛素敏感性12周即提升并持续至48周,β细胞功能增强,血糖控制呈长期改善趋势 [6] - 技术安全性验证:100%手术成功率,无设备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7] 介入治疗市场与技术发展 - 全球代谢性疾病内镜治疗市场规模2023年达38亿美元,预计2029年突破49亿美元 [8] - 介入式代谢干预形成三大技术路径: 1. 非热电场刺激(Endogenex/ReCET):非植入、一次性操作,靶向黏膜下层,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13][14][19] 2. 热消融重塑(Fractyl/Revita):CE认证并纳入德国医保,美国临床进行中 [15][19][21] 3. 物理隔断(GI Dynamics/EndoBarrier):曾因肝脓肿并发症暂停,现重启试验 [18][20][21] 十二指肠干预的机制创新 - 十二指肠被证实为胰岛素抵抗的"起点",通过内镜手术可重塑代谢信号轴 [9][10][17] - ReCET技术核心:非热脉冲电场诱导细胞选择性凋亡,激活组织再生,疗效可持续48周 [11][12] - 对比热消融(Revita)和物理隔断(EndoBarrier),ReCET在安全性和机制创新上更具潜力 [14][20] 商业化与监管进展 - Endogenex完成8800万美元C轮融资,推进多中心临床试验 [19] - Revita在欧洲商业化领先,但美国尚未获批 [19][21] - EndoBarrier因安全性问题曾退出市场,目前处于试验重启阶段 [20][21]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介入治疗从消化道疾病扩展到系统性代谢疾病,提供非药物化干预新选择 [22] - 技术竞争核心:机制重建、安全性、操作便利性与成本控制的综合权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