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海通|固收:稳定币如何影响美债:有利化解短期债务,但需警惕“影子银行”风险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2025-06-08 21:53

稳定币的本质与市场格局 - 稳定币的核心功能是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实现加密货币价格稳定性 [1] -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链上交易量持续攀升,在加密交易、跨境支付、DeFi等场景渗透率显著提升 [1] - 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头格局,以泰达币(USDT)和美元稳定币(USDC)为主 [1] 稳定币相关政策进展 - 美国GENIUS法案在联邦层面确立系统性稳定币监管框架,Tether和Circle成为美债重要新买家 [2] - 2025年一季度Tether持有美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占其总储备66%-81.5%,Circle的USDC储备中88%为美债和隔夜回购协议 [2] - 香港《稳定币条例》提升合规水平,为全球监管提供区域样板,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 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 - 花旗预测2030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在基准情形下达1.6万亿美元,乐观情形达3.7万亿美元,悲观情形5000亿美元 [3] - 若稳定币市值达2万亿美元,将带来约1万亿美元短期美债新增需求,但仅限于93天以内到期的短期国债(T-Bill) [3] - 对长期债务问题影响较小,因GENIUS法案限制发行人储备金必须为现金或93天内到期美债 [3] 稳定币的潜在风险 - 发行机构承担银行部分中介功能但缺乏同等严格监管,可能面临脱锚、挤兑等系统性风险 [4] - 对银行体系存款基础产生"虹吸效应",可能影响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4] - 尽管GENIUS法案和香港条例提出高标准要求,风险传导链条和监管套利空间仍需持续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