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暴击点:零碳文旅的新故事
凤凰网财经·2025-06-08 22:30

文旅产业零碳转型 - 武夷山村民通过1572吨碳汇(相当于1600亩竹林固碳量)获得16万元收益,标志着生态资源货币化实践落地[1] - 2023年中国生态旅游规模达1490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5%,形成碳经济理想试验场[2] - 文旅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关联度最高、渗透性最强的综合性产业,成为撬动万亿级零碳生态的最佳支点[3] - 零碳科技赋能可盘活景区空间/生态存量资产,通过"产品+旅游"融合创新提升旅游竞争力,吸引高净值游客[3] - 黄山景区通过电动化/绿电化/智能化/商业化"四化"方案,成为零碳发展标杆模式[4] 宁德时代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从电池制造商升级为零碳科技公司,提出"全域零碳生态构建"战略愿景[7] - 在文旅领域形成交通电动化/绿电化运营/智能化碳管理/商业化流量溢价四大闭环优势[5] - 通过动力电池技术重构景区能源体系,光储充放微电网形成能源二级市场,智能平台打通碳交易通道[8] - 联合5家车企组建零碳自驾联盟,建立行业普适性标准重塑文旅价值链[10] - 2025年Q1电池销量超120GWh(同比增30%),其中储能电池占比20%(24GWh销量,同比增26%)[16] 技术赋能体系 - 动力电池领域全球份额持续领先,突破电动船舶/飞机等新场景[11] - 风光储投建营与绿电交易能力赋能企业转型,电力电子技术构建新型零碳电力系统[11] - 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首创欧盟合规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方案TenerStack[11] -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清洁能源/电网/负荷/储能协同)加速零碳场景能源升级[11] 产业扩展路径 - 交通生态领域推进"快充+换电+V2G"三线并进,目标建成全球最大换电网络(万座换电站)[14] - 联合钢铁/化工/酒业等构建零碳产业集群,山东40GWh锂电池基地打造全国首个高比例绿电直供零碳产业园[14] - "电池银行"模式使购车成本下降40%,推动网约车领域换电渗透率达35%[15] - 通过可复制的零碳文旅样本,将实践扩展为赋能更广泛产业脱碳的核心力量[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