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新周期|全球产业格局的变迁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06-06 17:43

全球锂电池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2020-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年复合增速达57%,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从5%提升至41% [3] - 2025年后中国电动车需求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欧美市场需接力但可能面临"青黄不接"阶段 [3] - 2024年全球锂电池需求1339GWh,储能占比18%(235GWh),2025年储能需求预计305GWh(同比+30%) [3] - 储能增长动力:海外电价上涨、储能系统度电成本下降、新能源消纳需求及AI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大储装机 [3] - 2030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预计390GW,2024-2030年复合增速32% [3] 行业供需与盈利修复 - 2025年产能过剩改善,新增产能增速从2023-2024年的68%/52%降至2025-2026年的29%/10% [4] - 2026年产能利用率预计修复至46%,中国锂电池行业2025-2026年营收增速21%/14%,归母净利润增速64%/32% [4] - 供给侧改善推动行业进入向上复苏周期,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市占率稳固实现超额盈利 [4][5] 全球格局变迁与竞争策略 - 日韩企业2025-2027年资本开支下降,聚焦盈利修复;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出海 [5] - 欧洲市场为出海优选:2025年欧盟碳排放政策调整提供电动化转型窗口,大储需求接力户储 [6][9] - 美国市场景气下行:日韩企业面临产能利用率下滑风险,中国企业通过欧洲布局规避贸易摩擦 [7] - 欧洲贸易壁垒以《新电池法》为主,非关税壁垒引导中国先进产能落地 [7] 欧洲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2025年欧洲锂电池产能利用率从62%提升至69%,动力电池需求200GWh(同比+25%) [11] - 中国企业欧洲远期规划产能362GWh,高于韩国(213GWh)和欧洲本土企业(300GWh) [12] - 中国企业配套23家国际车企,显著优于韩国(18家)和欧洲(4家) [13] - 2021-2024年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占率从17%升至42%,韩国企业从47%降至35% [15] 投资逻辑与行业趋势 - 欧洲需求复苏驱动中国出海企业盈利改善,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产业链整合形成性价比优势 [12] - 动力电池与储能双重增长支撑欧洲长期需求,本土化产能布局规避贸易风险 [9][11] - 中国企业在研发、制造能力和客户响应速度上优于欧洲本土竞争对手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