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拆解比亚迪储能帝国版图|深度
24潮·2025-06-09 06:03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早在2008年提出"三大梦想"——电动车、光伏和储能,强调新能源与储能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增加10%发电量可替代石油进口[1] - 公司采取垂直整合模式,覆盖从锂矿原材料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并布局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全场景应用[1][3] - 储能业务战略路径为"从海外到国内",优先开拓欧美高端市场,再回归国内,海外市占率曾达60%-80%[4] - 终极愿景是"从瓦时到吨,铸造百年储能",目标将储能产品打造成能源基建,类比水泥按吨销售[2][30] 技术优势与产品创新 - 首创CTS(电芯直接到系统)技术,魔方储能系统体积利用率达33%,目标提升至60%以上[27] - 推出液冷中压级联储能系统,实现10kV绝缘设计,已应用于南方电网示范项目[28] - 开发低成本长寿命钠离子电池,电芯容量200Ah,循环性能超10000次,完成MWh级商业化落地[28] - 2025年发布MC-Cube-T Pro等新一代产品,单箱容量提升至6.432MWh,较前代提升18%[27][29] 市场表现与项目突破 - 2023年斩获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全球出货量第一等三项TOP1称号[5]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7GWh(排名第四),系统集成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7][33] - 2025年4月动力+储能电池装机量达26.478GWh,同比增110.8%,累计装机79.031GWh[13] - 中标沙特12.5GWh全球最大电网侧储能项目,总合作量达15.1GWh,71天内完成首批交付[14][17] 全球化布局 - 北美市场:2011年进入美国,曾占60%份额,2022年完成1.7GWh电站并网[4][23] - 欧洲市场:市占率30%,2024年与葡萄牙Greenvolt合作1.6GWh项目,英国部署2.4GWh系统[23] - 南美市场:联合开发智利3GWh全球最大在建储能项目,首批1.1GWh已落地[24] - 东亚市场:2025年进入日本,交付80MWh Cube Pro系统[24] 产能与供应链 - 浙江嵊州基地总投资130亿元,2022年投产,2025年追加110亿元扩建年产30GWh产能[28][29] - 实现车储协同,共享电芯、BMS等技术,降低储能系统成本至0.5元/Wh以下[31] - 疫情期间10天建成口罩生产线,展现极端供应链整合能力[2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22GWh(排名第二),2024年被亿纬锂能、海辰储能反超至第四[6][33] - 海外市场面临特斯拉、阳光电源竞争,国内市场需对抗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等对手[35][38] - 行业价格战加剧,磷酸铁锂电池降至0.4元/Wh,公司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应对[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