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没有明显机会时,我们要躺平还是要卷起来?|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2025-06-07 21:52

文章核心观点 - 社会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行业红利减少,个人需通过创新而非躺平或同质化内卷来应对挑战 [2][3][4][16][17] - 创新分为颠覆式创新(如智能手机、指数基金)和渐进式创新(如工作流程优化),前者依赖天才级突破,后者可被普通人实践 [5][6][10][11][12] - 渐进式创新是颠覆式创新的基础,需通过持续微小改进积累专业能力(如扫地案例和一万小时理论) [12][13][14] - 指数基金领域经历两次颠覆式创新:1975年首只个人指数基金(规模滞后10年增长)和1993年首只ETF,推动贝莱德等公司管理数万亿美元资产 [6][7][8][9] 创新类型分析 - 颠覆式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但稀缺,案例包括约翰·博格创立指数基金(1975年)、ETF诞生(1993年)、智能手机/特斯拉/ChatGPT等 [6][7][10] - 渐进式创新:通过日常持续优化实现(如扫地方法改进),能提升生产效率并积累专业能力,是抓住颠覆式机会的前提 [11][12][13][14] 行业红利变化 - 城市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曾带来时代红利,但当前城市化率达高位(房地产进入熊市)、逆全球化趋势显现 [3] - 红利消退导致机会减少,但创新仍是社会进步核心动力,尤其在科技领域 [4][5] 个人发展策略 - 完全躺平会浪费人力资产,而无创新的同质化内卷无意义 [16][17] - 建议通过每日记录微小改进(如工作流程优化)培养渐进式创新能力,为未来机会做准备 [18][19] - 行业选择对收入影响显著,需结合创新能力提升岗位价值(未展开具体方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