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发明者,去世
半导体芯闻·2025-06-06 18:20
核心观点 - 乔治·E·史密斯因发明电荷耦合器件(CCD)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该技术成为现代望远镜、医学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的基础 [4][5] - CCD的发明源于1969年史密斯与威拉德·S·博伊尔在贝尔实验室的合作,仅用一小时完成概念设计,1970年发表论文并申请专利 [4][5] - 该技术通过光电效应捕捉光子并构建图像,显著提升了摄影精度,尤其在天文观测领域 [4][5] 技术突破 - CCD利用微型电容器存储和传输电荷,实现电子化图像捕捉,取代传统胶片 [4] - 设备可区分并记录几乎每一个光子,使天文照片的细节远超胶片 [5] - 诺贝尔委员会评价其"构建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与光纤技术贡献者高锟共同获奖 [4] 争议与专利 - 贝尔实验室同事迈克尔·汤普塞特和尤金·戈登主张CCD成像应用应归功于他们,但史密斯称其说法"不合逻辑" [5][6] - 1978年《纽约时报》提及汤普塞特的手持摄像机专利,但史密斯与博伊尔的专利被视为更基础的技术 [6] 个人背景 - 史密斯拥有30项专利,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获富兰克林研究所巴兰坦奖章等荣誉 [7] - 其博士论文仅8页,研究半金属电子特性,为芝加哥大学史上最短博士论文 [7] - 1959年加入贝尔实验室至1986年退休,期间主导多项技术研发 [7] 行业影响 - CCD技术推动数码影像行业变革,成为望远镜、医疗设备、办公设备的核心组件 [4] -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因其贡献创办《电子设备快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