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这下演砸了
商业洞察·2025-06-06 17:33
张雪峰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核心业务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定价高端(梦想卡12999元/圆梦卡18999元),团队提供服务而非本人[5] - 直播带货教辅资料月销超10万套,单月流水或超2000万元,但产品存在质量争议(如168元高考预测卷漏洞百出且拒退)[7] - 业务扩张依赖直播流量转化,通过"底层学子代言人"人设实现高溢价销售[7][8][9] 人设运营策略 - 刻意强化"说真话、遭打压"叙事(如高考前含泪直播暗示被迫退出),巩固道德形象以提升商业号召力[2][11][13] - 人设定位从"就业指导专家"升级为"有良知的反抗者",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4][15] - 通过持续输出争议性言论(如贬低新闻传播专业)维持话题热度,但专业预测准确性存疑(四年前推荐建筑/编导等现成就业雷区)[18] 市场需求与痛点 - 就业焦虑催生志愿填报服务需求,公司通过提供明确就业判断缓解家长信息不对称焦虑[17] - 服务溢价包含情绪价值成分(如"造梦"未来高薪就业),实际效果难以验证[20] - 行业存在信息差红利,但专业前景预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四年周期即出现推荐专业变冷门)[18][19] 商业数据表现 - 个人咨询档期已排满未来三年,反映需求端旺盛[7] - 教辅图书业务借助直播流量实现规模化变现(2000万/月流水)[7] - 全业务线协同效应显著,志愿填报+教辅销售+培训形成闭环[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