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与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去库存深水区,广义库存规模达狭义库存的3.2倍,典型城市广义消化周期普遍超过5年 [3][9] - 2025年中央加快推进专项债收储,明确优先纳入存量闲置地块,赋予地方政府定价和用途自主权 [3][8] - 专项债收储计划加速落地,171城拟收储宅地6565公顷,等效为2025年楼市去库存提速54%,全国广义库存去化周期下降超2个月 [36][37] 城市库存分化特征 - 重庆、郑州、沈阳等城市潜在库存压力突出,重庆未动工土地达2286公顷,郑州、沈阳、长春超1000公顷 [4][12][19] - 常州、漳州等城市未动工土地占比超70%,理论去化周期超8年,需系统性疏解 [19][24] - 北京、合肥等低库存城市潜在消化周期仅1-2年,需警惕结构性过热 [23][28] 专项债收储实施效果 - 收储向三四线城市倾斜,84%面积(5437公顷)和74%总价(1659亿元)集中在三四线 [4][36] - 郑州通过收储273公顷土地叠加保障房建设,广义周期缩短1.5年;漳州理论去化周期下降3.4年 [40][42] - 合肥拟收储进度达71%,西安、天津等中等压力城市收储后周期改善0.2-0.5年 [40][42] 分类治理策略 - 高库存城市:加速专项债收储(如常州、郑州),探索在建项目转保障房(如重庆) [24][26] - 中等压力城市:严控新增供地(如南京江北新区)、聚焦流速板块调控 [27] - 低库存城市:维持优质土地有序供应,防范结构性过热(如杭州、成都) [28] 长期未动工土地问题 - 34%未动工土地(3078公顷)已出让超3年,重庆(578公顷)、长春、惠州、昆明合计占比58% [31][33] - 城投2021年拿地项目开工率不足50%,需通过代建模式盘活 [35] 数据支撑与监测 - CRIC监测显示27城存量商品住宅用地3.7万公顷,其中未售出潜在库存2.2万公顷(占比49%) [14][15] - 313城发布存量住宅用地清单,辅助决策闲置用地收储 [13]
专题回顾 | 2025年存量宅地清单透视:城市库存与收储分化下的破局路径
克而瑞地产研究·2025-06-09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