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这一类案例激增!啥情况?
证券时报·2025-06-09 20:41
协议转让终止案例增多 - 截至6月6日,2025年已有3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终止协议转让公告,超过2024年全年数量 [1] - 5月以来终止案例达17家,超过前4个月总和 [3] - 多数案例涉及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协议签署于2024年减持新规后,持续半年后终止 [4] 终止原因分析 - 监管趋严:减持新规后对资金来源、关联关系审查更严格,穿透审查要求未达标导致终止 [5] - 股价波动:2024年9月24日后行情波动导致转让方或受让方因价格分歧毁约 [5] - 资金问题:受让方(如私募基金)资金链断裂或融资受阻,无法完成大额支付 [5] - 监管未确认:部分案例因股份过户未完成或未获监管批准而终止 [11] 协议转让监管难点 - 受让方透明度低:私募基金、信托计划等缺乏终极出资人披露,代持和结构化融资难以识别 [8] - 隐蔽操作:存在"抽屉协议"如回购条款、对赌协议规避监管 [8] - 跨区域协同不足:受让方属地与上市公司辖区不同导致核查效率低 [8] 市场影响与规范 - 终止案例增多反映监管收紧,有助于减少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 [11] - 股权架构稳定:避免新股东进入引发的管理混乱和战略模糊 [11] - 股价波动风险:若市场对转让预期较高,终止可能导致预期落空 [11] 监管改进建议 - 穿透机制:强制披露私募基金终极受益人及份额变化,核验自然人背景 [9] - 动态跟踪:设置6-12个月监测期,监控锁定期后减持行为 [9] - 强化处罚:对规避减持限制的实控人没收价差,将私募违规纳入失信记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