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CoreWeave视角看算力租赁行业
傅里叶的猫·2025-06-09 21:40

公司概况 - 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前身为加密货币挖矿企业Atlantic,2019年转型聚焦AI云和基础设施建设 [2] - 截至2024年底运营32个数据中心,主要位于美国低电力成本区域,并在欧洲科技中心设立节点 [2] - 累计部署超过25万颗GPU,主要为英伟达Hopper架构产品,是H100、H200、GH200的高性能基础设施云服务商 [2] - 首家全面提供英伟达GB200 NVL72的云厂商 [2] 业务模式 - 提供三类服务:基础设施及服务(裸金属GPU租赁)、管理软件服务(Cloud Net Service)、应用服务(SUNK服务等) [3] - 核心业务为基础设施及服务,采用英伟达InfiniBand架构,适合AI训练和渲染等高强度任务 [3] - 商业模式包括承诺制合同(占2024年收入的96%)和按需付费模式 [4][5] - 承诺制合同期限2-5年,客户需支付合同价值15%-25%的预付款,确保稳定现金流 [4] - 按需付费模式适合突发工作负载和中小客户试用,提升算力利用率 [5] 股东结构 - 英伟达持股3.86%,作为战略股东保障GPU优先供应 [6] - 管理基金为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团队通过双重股权结构掌握83%投票权 [6] 核心优势 - 算力利用率优化,模型浮点利用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0% [7] - 专为AI打造的平台架构,提高机架密度和数据中心利用率 [7] - 规模化运营能力,25万颗GPU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7] - 电力资源充沛,拥有500兆瓦容量协议和360兆瓦可用电力合约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9.1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7倍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82亿美元,同比增长4倍以上,环比增长31% [8] - 2024年亏损8.63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3.15亿美元,主要因财务费用和股权激励 [8][9] - 毛利率2024年为74%,2025年一季度为73.3%,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9] 行业前景 - 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2023-2028年将从790亿美元增长到399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38% [11] - 行业玩家包括传统云服务商和新型GPU服务商,活跃度显著提升 [11] - H100价格呈下降趋势,NL72推理单位成本比H100降低75% [12] - 国内算力租赁行业在一季度表现显著,部分公司业务已反映业绩贡献 [13] 未来增长点 - 挖掘现有客户需求,拓展新行业如银行、制药等 [10] - 国际化扩张,在北美、欧洲、亚太发展IDC [10] - 加强垂直整合,确保GPU优先获取并构建全栈软件能力 [10] - 管理层重心包括电力合同落地、融资保持低杠杆、平台差异化和并购扩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