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肥模式启示录——解码“最牛风投城市”的实践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06-10 16:57

合肥模式与肥西实践 - 合肥通过"国资领投—项目落地—产业链集聚—资本退出再循环"模式实现从"家电之都"到"科创之城"转型,典型案例包括2008年押注京东方、2019年投资蔚来、2020年联手中航锂电等企业[1] - 肥西县延续合肥风投基因,通过肥西产城集团运作,培育本土企业科拜尔登陆北交所,并形成"以投带引、以链聚产"方法论[1][3] - 肥西产城集团从传统城投转型为"产业发展综合运营商",深度参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等5+X重点产业,投资派能科技10GWh锂电池基地等百亿产值项目[3] 资本运作与产业生态构建 - 肥西产城集团构建"1+3+X"基金矩阵(1母基金+3自管基金+X参股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5倍,合作基金总数达33只,总规模近400亿元[6] - 通过"国有资本+产业资源"双轮驱动模式,出资4亿元联合专项基金引入均胜电子,带动20亿元投资建设亚洲最大汽车安全系统基地,预计年产值超25亿元[8] - 累计招引项目50个、总投资超800亿元,包括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均胜安全、Deepway等)和1家IPO企业(科拜尔)[11][12] 市场化转型与机制创新 - 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成立紫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并取得私募牌照,构建专业"募投管退"机制[7] - 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创纪录:票面利率2.1%为2025年全国同评级区县级城投最低,获"双AAA"信用评级[4] - 2025年跻身区县级国资平台营收百强第44位、总资产百强第38位,位列安徽省第一[16] 全链条服务体系 - 打造"基金+载体+招商"路径:建设38个产业园区(总面积230万方),提供"拿地即开工"等定制化服务[13][14] - 人才生态闭环:建设1226套人才公寓,筹备安徽大学未来学院落地,形成"产业聚才-培训育才-公寓留才"体系[15] - 实现15项细分领域73%精准卡位,形成"母基金定方向+自管基金强攻坚+专项基金补盲区"立体资本作战体系[13]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聚焦县域主攻方向:5家潜在独角兽及IPO企业100%覆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5+X重点产业集群[11] - 推动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型,形成"技术方案输出-智能制造-全球市场服务"完整价值链[4][10] - 核心经验包括战略定力(拒绝撒胡椒面式投资)、机制创新(市场化容错试错)、生态思维(放大产业链协同价值)[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