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破局美元信用危机的战略窗口|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2025-06-10 18:31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挑战 -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支撑全球近30%制造业产出,但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仅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从2022年18%升至2024年一季度30%,资本项下收支占比达73%,而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仅2.4% [2] - 美元和欧元垄断全球支付体系80%以上份额,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经济实力严重错配,导致中资企业面临汇率风险加剧、融资约束难解、清算障碍凸显三重压力 [4] -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份额3.79%,全球外汇交易第五,但离岸市场定价权旁落,80%离岸存款集中香港,在岸外汇交易规模仅为离岸四分之一 [5][11] 美元信用动摇带来的机遇 - 美联储推动稳定币试点动摇美债安全资产地位,全球80多个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历史性窗口 [1][6] - 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东盟区域人民币使用增长显著 [2][9] - 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占比仍超40%,但CIPS系统份额仅3.79%,各国对美元体系可靠性担忧催生多极货币需求 [6][9]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路径 - 资本项目开放:2024年熊猫债发行近2000亿元同比增32%,试点资本项目负面清单,发展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 [8][12] - 区域锚货币建设:在东盟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与40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支持香港发行高等级主权债 [9][13] - 金融基础设施升级:扩容CIPS系统(现有1467家参与者),试点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构建"一带一路"本币结算走廊 [9][13] 五年量化目标与实施举措 - 支付结算:目标全球份额从3.79%提升至6%,超越日元,加速CIPS系统覆盖 [10][16] - 储备货币:目标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从2.4%提升至5%,重点签署与资源国本币贸易协议 [10][16] - 资本开放:债券市场外资持有比例从3.5%提升至8%,离岸资金池从1.5万亿扩容至5万亿元 [16] - 定价权突破:建立能源、金属人民币定价机制,推动油气贸易人民币计价,发展人民币期货品种 [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