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行业现状 - 中国垃圾焚烧厂面临垃圾供应不足问题,平均负荷率仅60%,40%产能闲置[6] - 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运"达83467天次,相当于76个焚烧厂全年停摆[10] - 部分焚烧厂因垃圾短缺导致间歇性停产,如陕西汉中焚烧厂每运行3个月需停产1个月[6]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国拥有全球近半垃圾焚烧厂,总数达1010家,占全球2100座的48%[12] - 头部企业快速扩张:光大环境2020年处理能力达13.5万吨/日,相当于1.2亿城镇居民日产量[18] - 瀚蓝环境通过并购实现规模跃升,日处理能力从3000吨增至14350吨仅用1年[17] 政策驱动发展 - 2003年特许经营政策开放推动行业起步,BOT模式成为主流[13] - 2014年污染控制标准出台有效缓解"邻避效应",加速项目落地[16] - 2023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103.5万吨/日,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80万吨/日目标[18] 市场供需失衡 - 焚烧厂争抢垃圾资源现象普遍,湖南出现支付50元/吨"介绍费"案例[4] - 多地开挖填埋场获取垃圾资源,如广州兴丰填埋场重挖350万立方米存量垃圾[5] - 跨区域收运形成新趋势,河南商水静脉产业园接收周边三地垃圾[5] 国际化拓展 - 中国企业海外投运项目超50个,主要布局东南亚和中东市场[24] - 技术优势明显:排放标准优于欧盟2010,飞灰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化[25] - 越南芹苴项目展示综合效益,将4个椰子壳转化为4小时风扇用电量[24] 产业链整合 - 中山公用通过收购名城环境实现从收集到焚烧的全链条布局[5] - 技术突破带动上下游:飞灰转化工业盐、炉渣制成建材形成闭环[25] - 设备供应商、化学药剂等配套产业同步发展[25]
中国的垃圾,不够烧了
首席商业评论·2025-06-09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