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磅解读!“尖兵”再探路,深圳综改试点政策信息量满满
证券时报·2025-06-11 08:0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中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标志着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进入"二次加速"阶段,旨在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改革经验[1][4] - 政策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要素市场化配置、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等四大领域,系统性升级2019版《方案》框架[6][7] - 深圳五年累计形成48条可推广改革经验,数据交易所等创新平台已建立60项制度标准[3][8] 改革进程与战略定位 - 2020年启动的首轮综合改革试点已实现3批48条经验全国推广,涉及跨境信用数据、碳足迹认证等突破性制度[3] - 新政策明确支持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允许港股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二次上市,推动"物理连通"转向"化学融合"[11] - 深圳将探索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准入、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10] 重点改革领域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 构建"人才培育+科技研发+产业转化"全链条机制,强化光明科学城等创新载体建设[6]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保障机制,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6] 要素市场化配置 - 深圳数据交易所已出台60项制度标准,完成从数据确权到流通交易的功能升级[7][8] -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机制创新包括数字货币跨境应用、新兴产业专项融资工具等[7][8] 高水平对外开放 - 推动贸易新业态发展,试点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8] - 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则衔接,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自由化[8][10] 区域协同发展 - 政策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深港双重上市机制,预计将提升区域金融要素配置效率[11] - 通过规则共融而非简单衔接,强化大湾区"金融共同体"建设,为中概股回归探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