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ell子刊: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团队开发AI 模型,可识别诊断25种眼底病,并给出转诊建议
生物世界·2025-06-11 12:01

眼底病现状与挑战 - 全球有超过22亿人患有视力损害或失明,其中中国患者达5500万,眼底病占失明病例一半以上 [1] - 预计2050年全球失明人数可能增加两倍,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和增长驱动 [1] - 视网膜专家数量严重不足,制约大规模眼底病干预能力 [1] 超广角成像技术突破 - 传统眼底相机仅覆盖15%眼底区域,而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可捕捉200°广角视网膜(覆盖82%面积),且无需散瞳 [4] - 该技术可一次性诊断黄斑或周边视网膜及血管病变,显著提升筛查效率 [4] AI模型WARM的创新性 - 基于跨域协同学习(CdCL)算法和超广角图像,可识别25种眼底病并提供转诊建议 [2][9] - 采用三种算法组合:WARM(CdCL+UWF)、BASE(Swin Transformer+UWF)、WARM-PPR(CdCL+PPR) [9] - 内部测试中WARM表现最佳(筛查AUC=0 915,转诊AUC=0 911),外部多中心测试同样领先(筛查AUC=0 912,转诊AUC=0 902) [10] 行业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 现有AI模型多依赖传统眼底图像,无法检测周边视网膜异常 [6] - 已发布的超广角数据集稀缺,此前算法仅能识别8种病变 [6] - 研究团队通过59475张UWF图像建立数据集,CdCL方法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 [10][12] 应用前景 - AI筛查在中低收入国家具有成本效益优势 [5] - WARM模型展现出大规模综合筛查的潜力,可弥补视网膜专家资源缺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