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ature Medicine:戈宗元/燕思远团队开发用于皮肤疾病诊治的AI模型
生物世界·2025-06-11 12:01

人工智能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 - 当前皮肤科AI模型局限于孤立任务(如皮肤癌诊断),难以整合多模态数据,临床实用性受限[1] - 皮肤科疾病谱复杂,需整合临床工作流程的全面解决方案[2] - 缺乏支持多任务流程的集成式AI系统阻碍实际应用效果[6] PanDerm模型技术突破 - 采用多模态基础模型架构,整合3D全身摄影/临床图像/皮肤镜/病理切片4种成像模式[8][10] - 基于11国11家机构超200万张真实世界图像预训练,覆盖多种皮肤疾病[8][10] - 创新应用掩码潜在建模和CLIP特征对齐技术,训练效率提升[8] - 实现全身皮肤影像检查(TBP)与多模态图像统一表征学习[8] 模型性能表现 - 在28项基准测试中均达最先进水平,包括皮肤癌筛查/风险分层/罕见病鉴别等[3][11] - 仅需10%标注数据即超越现有模型[11] - 早期黑色素瘤检测准确率超临床医生10.2个百分点[12] - 皮肤镜分析使医生癌症诊断准确率提升11个百分点[12] - 非专科医生对128种皮肤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提升16.5个百分点[12] 行业影响与扩展潜力 - 为首个临床皮肤科多模态基础模型,突破单一任务限制[3][13] - 验证基础模型在医疗垂直领域的可行性,参数规模与数据规模正相关[7] - 为其他医学专科开发多模态AI提供范例,加速医疗AI整合[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