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信用问题 - 美债长期问题集中在长端,需求动摇源于美元信用变化,供给则反映潜在增发预期,导致期限溢价持续抬升,增加美元融资成本 [3] - 关税谈判加速美债信用侵蚀,特朗普政府可能将美元贬值和强制购买美债作为贸易谈判工具,削弱美元体系全球化效率 [4][9] - 2024年美国关税收入仅770亿美元,占财政总收入1.6%,2018-2024年关税收入增87%,但净利息支出增171%,2400亿美元年关税收入仍无法覆盖超万亿美元利息支出 [6] 亚洲资金减持美债 - 亚洲货币(新台币、韩元、日元)升值预期促使资金主动减少美元资产敞口,日本养老基金(GPIF)等长期配置机构逐步减持美债 [9] - 日本套息交易反转压缩美债需求,日元加息周期进一步削弱套息交易空间,美债与日债联动性显著 [11] - 本币升值导致养老金机构面临汇兑损失,渐进式减持行为放大长久期美债需求压力 [10] 财政赤字与政策矛盾 - 美国众议院通过OBBB法案,10年内或新增3万亿美元赤字,未来2-3年财政赤字或升至GDP的7%,加剧供需错配 [13] - 特朗普政府削减支出进度滞后,截至5月26日仅完成2万亿美元目标的8.75%,按当前速度全年减支或仅5000亿美元 [15] - 政策与竞选口号背离,OBBB法案"支出在前、节约在后"模式加剧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质疑 [13] 美元信用根基动摇 - 特朗普政府价值观转向弱化对盟友的拉拢作用,传统"普世价值观"被摒弃,动摇美元体系意识形态基础 [16] - 美国科技与军事优势面临挑战,"DeepSeek时刻"和印巴空战模式揭示领先地位可能被"拉平",削弱"美国例外论" [17] 资产配置再平衡 - 美债与美股相关性转正,股债60/40组合失效,黄金与比特币负相关性减弱,避险资产属性重构 [20] - 全球资金增配非美资产,央行购金占比从2020年5.4%升至2025年3月20.2%,中国、土耳其、新加坡等地缘大国增加黄金储备 [24] - 机构分散化配置:PIMCO低配超长期美债,桥水扩大非美市场和大宗商品敞口,贝莱德看好日欧投资级公司债 [24] - 铜价2025年涨11.4%,黄金与比特币分别涨27.1%和13.2%,"股金60/40组合"跑赢传统组合6.4个百分点 [26]
宋雪涛:美债新世界
雪涛宏观笔记·2025-06-11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