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鑫、天合等光伏企业谈产能出清和“反内卷”的落地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行业经历近两年严重供需错配和全产业链价格战,头部企业已形成"短期逐利、堆砌产能没有出路"的共识 [1] - 2024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10%,但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价格下滑超50%,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下滑约30% [2] - "量增价跌"导致光伏制造端产值及出口额同比下降,全环节企业大面积亏损,部分中小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2] - 行业面临三大挑战: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不确定性、产能快速扩张和价格竞争反噬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新要求 [1] 产能过剩与整合路径 -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提出"政企联动促出清"方案:市场化兼并重组+技术淘汰机制+政策强制约束去产能,供给侧自律+需求端刺激去库存 [2] - 建议将光伏产能指标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实施备案核查、产能监测、违规清退的全链路监管,严控新增产能(除颠覆性新技术外) [2]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需通过全行业大整合解决内卷,上游硅料已开始整合,中下游拉晶切片和电池组件即将跟进 [3] - 材料端无效产能出清可推动硅料和组件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和盈利恢复正常水平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超600GW(同比增30%以上),在运总装机突破2.2TW,与煤电规模基本持平,预计年底将超越煤电 [3] - 中国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278GW,总装机容量887GW,巩固第二大电源地位 [3] - 国家电投原董事长钱智民预测光伏发电将在2030年成为中国新能源体系主力能源,并通过绿电制氢等技术重构冶金、交通、化工产业价值链 [4] 政策与机制建议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建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促进东西部地区市场-技术-资源优势融合 [3] - 需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和市场消纳机制,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行为,防止"边清边增"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