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什么泡泡玛特没遇上真正的对手?王宁2023年一场精彩的闭门分享
聪明投资者·2025-06-11 10:59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从2022年11月9港元股价低点反弹,不到两年市值增长12倍至280亿港元[4] - 公司成立于2010年,创始人王宁创业始于2008年,品牌运营已13年[8] - 2023年海外业务净利润率达20%,预计年底海外门店将达100家,海外收入占比将提升至50%[59]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 - 早期定位为渠道品牌(POP MART),2015年战略聚焦潮玩品类,实施"减宽加深"策略[37] - 商业模式从"乐高模式"(构建标准化语言体系)转向"迪士尼模式"(IP生态开发)[39][43] - 当前战略重点为全球化与集团化,围绕IP拓展游戏、电影、衍生品及乐园业务[57] 行业认知与竞争壁垒 - 行业软门槛:稀缺艺术家资源整合能力,类比"唱片公司"挖掘并商业化艺术家的模式[22][25][27] - 行业硬门槛:13年积累的供应链管理、门店运营等零售细节能力[31][33] - 潮玩行业满足消费者存在感需求,其价值在于"无用之用",类比音乐产业演变路径[17][18] 产品哲学与市场定位 - 产品设计摒弃功能属性(如U盘MOLLY),专注情感价值以延长生命周期[17][20] - 市场定位经历三阶段演变:潮流圈(优越感)→时尚圈(大众化)→快乐圈(情感陪伴)[49][53][54] - 通过盲盒等标准化玩法构建行业语言体系,定义潮玩尺寸、隐藏概率等参数[39][40] IP运营方法论 - IP培育核心在于持续投入而非单纯依赖故事性,强调时间陪伴效应[61][63] - 已形成原创IP矩阵,成为国内仅次于迪士尼的第二大IP授权输出商[56] - 通过限量发行、展览排队等机制筛选优质艺术家资源,形成正向循环[27][28] 国际化进展 - 2018年启动出海战略,海外市场连续三年保持100%以上增速[58][59] - 直营模式保障海外运营质量,美国市场表现突出成为重点拓展区域[59] - 产品设计考虑文化适配性,如规格标准调整与本地化翻译[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