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与行业响应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应在货物、工程、服务交付后60日内支付款项 [2] - 广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赛力斯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小米汽车、小鹏汽车等十余家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 [2][4] - 车企集体表态是对工信部等多部门要求缩短账期的回应,旨在抵制"内卷式"竞争 [7] 汽车行业账期现状 - 10年前汽车行业平均账期为45天,目前存在"3个月账期+6个月承兑汇票"的潜规则 [6] - 2024-2025年主流车企付款周期差异显著:特斯拉64天、广汽集团75天表现最优,小鹏274天、蔚来194天周期最长,外资车企如宝马30-45天效率更高 [6] - 账期延长是主机厂通过供应链管理平衡现金流、转移市场风险的手段 [6] 对供应链的影响 - 账期缩短有助于供应商更快回笼资金,加快扩产规模和产品迭代,降低经营风险 [8] - 对主机厂现金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可能淘汰资金状况欠佳的车企 [8] - 有助于培育优质供应商和车企,推动长期协同健康发展 [8] 实施挑战 - 行业关注承诺如何落地,存在"60天账期和60天到款是两个概念"的质疑 [9] - 部分车企可能通过"验收流程"延长实际付款周期,或以"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手段变相拖延付款 [9] - 国务院已搭建全国统一的拖欠投诉平台,并规定投诉处理时限及联合惩戒措施 [9]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行业 - 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增长45.2%和44%,占新车总销量44% [11] - 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30%至40%,车企60天付款承诺与电池产业链企业密切相关 [12] - 锂电行业面临应收账款增加、回款周期延长困境,宁德时代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8.95天至63.72天 [13][14] 电池企业现状 - 亿纬锂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7天,同比增加15天,存货周转天数68天,同比增加9天 [15] - 电池行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车企推进自建产能削弱电池企业话语权 [15] - 头部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通过国内外广泛客户布局分散风险,与宝马、奔驰、大众、特斯拉等国际车企深度合作 [16] 政策对电池行业影响 - 60天付款承诺有助于锂电行业尤其二三线企业快速回款,改善产业链活力 [16] - 头部供应商获得更稳定现金流后可加快下一代电池技术开发和迭代 [16] - 促进车企与电池供应商加深绑定,探索新发展模式如吉利自建电池、蔚来BaaS电池租用服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