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纸市场端格局 - 生活用纸应用场景无处不在,已渗透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是中国消费者最常见的日用消费品类之一 [2] - 生活用纸品类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强相关,随着中国GDP和生活水平提升,渗透率仍有增长空间,市场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2] - 细分品类结构向多元化演进:卫生纸占比从60%降至45%,湿巾纸、擦手纸、厨房用纸等快速渗透 [2] - 产品升级方向包括场景设计适配、功能属性强化、原材料升级和平台型技术创新 [4][5] 生活用纸渠道端结构 - 零售渠道格局重构:传统商超仍为第一大渠道,线上电商占比持续快速攀升 [7] -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的四大驱动因素:消费便捷性、产品可囤性、价格竞争力、强复购属性 [9][13] - 电商平台通过区域仓配优化降低配送成本,推动大规格产品线上销量提升 [9] - 线上渠道同等品质产品成交价较线下低超15% [13]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外观、数量等直观领域,如货不对板、异物、破损等 [14] - 对于细菌/菌落总数等难以直接感知的质量问题投诉占比较少 [14] - 低价电商平台的投诉比重相对更高 [15] 行业质量监管现状 - 省级抽检不合格率中位数达7%,后25%分位数达10% [18] - 监管抽检能触及消费者难以发现的细菌菌落、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等不合格类型 [18] - 建议将消费者投诉与专业检测机构联动,暴露更多"不可见"质量问题 [18] 生活用纸供给端格局 - 行业整体供大于求,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产量增速低于5%,产能增速超8% [20] - 竞争格局分散,CR4品牌(恒安、维达、洁柔、金红叶)市场份额30-35%,远低于美日70%水平 [23] - 企业分为头部CR4品牌、知名国际品牌、腰部品牌企业、腰部白牌企业、尾部长尾作坊五类 [24] 白牌制造商挑战 - 电商平台价格持续下压影响质量把控,部分代工企业以次充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34] - 行业乱象包括产品缺斤少两、包装夸大描述、原材料概念滥用等 [39] - 更严重问题包括使用劣质原料(废纸)、有毒有害添加(荧光剂)、菌落超标等 [42] - 上游浆价波动加剧成本压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不足 [46] 行业破局方向 - 电商平台需牵头完善行业标准、消费者教育、标准执行、协作创新和优胜劣汰机制 [48] - 建议运作模式从低价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建立长期博弈机制 [50][55] - 各方应共同推动价值重塑:做大消费市场、构筑健康生态、落实政策法规、推动全链创新 [57][58][59][60]
用博弈论视角看低价白牌困境——科尔尼发布生活用纸品类电商白牌白皮书
科尔尼管理咨询·2025-06-12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