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新规落地在即,资方机构加速“删好友”丨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2025-06-12 18:15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于10月1日起施行,目前进入百日倒计时[1][2] - 新规旨在填补助贷业务监管空白,解决权责不清、定价不透明、风控外包等问题,明确合作边界与模式[3][6] - 主要内容包括压实总行管理责任、禁止盲目扩张、实施助贷平台名单制管理、设定综合融资成本区间、强化消费者保护[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助贷业务依托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满足个人消费贷和小微经营贷需求,但存在高利率(24%~36%)、授信造假等问题推高借款人风险[4] - 此前监管政策不健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助贷业务规范不足[6] - 部分中小助贷平台因客诉率高或依赖高利率资产,正被金融机构排除在合作名单外[9][10] 金融机构应对与市场变化 - 金融机构加速披露助贷合作"白名单",如尚诚消金公布14家头部平台(蚁智信、微众银行等),广州银行列出17家合作方(平安融易、蚂蚁消金等)[9] - 城商行、农商行收缩高利率资产资金投放,切断中小助贷机构资金通道,导致其资产规模萎缩[10] - 头部平台因数据建模和场景分析技术优势更受青睐,行业加速出清[10] 未来趋势 - 名单制管理将提升助贷业务透明度,推动与实体经济需求结合[8] - 中小平台需强化金融科技能力并完善经营机制以重回合作名单[10]